
会员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救助学
更新时间:2019-11-26 14:50:1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救助学》以社会救助制度结构为主线,全面介绍社会救助理论基础、制度框架及其实践经验,分别就社会救助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如生活救助、灾害救助、扶贫开发、专项救助、特殊救助、社会互助和国际援助等,进行专门的分析探讨,并进一步对社会救助的国际比较、社会救助基金及其管理等基本问题展开系统的阐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社会救助学》吸收了最新的社会保障与贫困的相关理论,反映了国内外有关社会救助研究的最新进展,密切关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最新成就,注重国内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力求内容充实、切合实际。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其历史更为悠久,更能直接地面对贫困群体,因而成为社会安全网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是近年来我国社会政策发展与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凸现出的一个重大问题。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8-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乐章
- 会员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概念,了解设计规范,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会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Midjourney和ChatGPT,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都可以设计出满足商业需求的作品。本书共7章。第1章讲设计基础与版式构图,分别介绍色彩设计基础、版式设计,以及字体与版式的结合。第2章至第5章详细介绍Midjourney这一工具,从如何登录,到使用提示词生成图像,再到探索提示词与生成图像主题风格的关系人工智能3.3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这是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所主编的四本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版典藏集,是陆学艺教授带领的中国社会结构研究课题组,深入全国各地开展实际调查调研,结合问卷、访谈、座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听取各界专家意见,多次开展讨论分析,不断集结成册的优秀成果。社科117万字
- 会员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因此也应该是他们所创造的实践知识的书写者。本书呈现了一批多年来扎根于农村/牧区的实践者书写的推动了乡土变革的实践知识,为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本书也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更值得学习和传承。社科20.8万字
- 会员获得感是民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其需求满足过程和结果的主观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经验的综合反应,其心理内涵应能充分体现民众心理的共识性表征。本书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范式,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建构和实证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感的内涵及其结构进行解读,建构测量指标,编制测量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阶层与流动等因素对民众获得感的影响。社科12.1万字
- 会员本书重新评估了“性”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两位作者认为,“性资本”不仅仅能够在性领域获得优势,还可以在金钱、地位和职业领域产生实质利益。书中概述了四类“性资本”,包括“默认”的贞洁、为性工作者所用的“身体剩余价值”、“具身性资本”——性感,以及新兴的“新自由主义的性资本”,进而讨论了性、经济价值与社会不平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社科5.8万字
- 会员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在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并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形塑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也为成长于该时代的70后、80后、90后群体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由于不同时代群体的生命历程不同以及生命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之间的耦合差异,其网络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在接入、技能和应用三个层面形成了互联网鸿沟。在既定社会结构之下展开的互联网发展进程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正在社科12.9万字
- 会员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尽管在这期间中国的基层社会出现了一波城市暴力兴起的大事件,但总体上保持了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这在某种意义上颠覆了亨廷顿悖论: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却滋生着动荡。如何理解这一中国经验?本书尝试从基层的视角,从微观机制的角度,探讨亨廷顿悖论何以在城乡中国的治理图景中失效。社科19.5万字
- 会员中国正面临因人口快速老龄化,进而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加严重的困境。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究竟呈现什么特征?又应如何缩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缺口?本书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正是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基于劳动力供给侧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分析维度,探讨和挖掘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的症结所在,以期通过优化升级劳动力供给结构、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缓解劳动力市场技社科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