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译文名著精选)在线阅读
会员

人生的枷锁(译文名著精选)

(英)毛姆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小说社会52.6万字

更新时间:2019-04-18 10:29:13 最新章节:第123章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经历了伤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凯里,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张柏然 张增健 倪俊
上架时间:2011-05-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毛姆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吴忠全继《寒夜无声》后又一重磅温情力作!一场跨越30年的双向疗愈之旅!一部穿梭两个年代的时光机,呈现两代人的青春碰撞。吴忠全用温情笔触,讲出东北两代人未说出口的爱。当95后少年与下岗潮中的母亲成为朋友,他在一场场穿越里读懂了父母前半生。歌厅一姐/讨债女王/下岗女工……书中语言幽默,以东北小烧般的人物对话,叙说了东北大姨们的“豪迈”人生!“这一次换我来参与你的过去。”单亲家庭长大的少年高知冬和母亲高
    吴忠全小说26.3万字
  • 太原市区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郭振刚的弟弟郭宇被撞身亡。经交警认定,肇事者富二代张京都为次责,出于歉意与恐惧,张京都主动提出百万赔偿。郭振刚怀疑另有蹊跷,多番尝试希望伸张正义、揭露真相。张京都及其父企业家张玉墀,苦于各自现实中的一地鸡毛,另一方面,面对郭振刚的反复,也开始怀疑他的动机与背后主谋。双方像错位的齿轮,被臆想与误解推动向前,逐渐失控……小说《歌利亚的头颅》,取名自卡拉瓦乔名画,以暗调的荒诞
    赵小蕾小说21.9万字
  • 会员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段分裂对峙时期,它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建立不到四十年即遭亡国厄运的隋朝,其间政权更迭频繁,纷乱跌宕,引人追思。此期中国南北分裂、相互对峙,北朝则由鲜卑族及胡化汉人当政;南朝为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甚至随着历史车轮滚动,南方一干土豪也开始成为割据势力。因朝代更迭,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及人文风俗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发展。
    蔡东藩小说30.2万字
  • 会员
    《项塔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切冒险和智慧的总和。林巴巴本是大学里最年轻的哲学与文学讲师,却因婚姻破裂染上毒瘾。为获取毒资,他身穿全套西装、举止礼貌地犯下抢劫案,获封“绅士大盗”,也被判入狱十数年。两年后,他从澳洲看守最严密的监狱逃脱,偷渡至孟买,带着不可告人的过去,进入底层社会,和乞丐、妓女、士兵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逃亡者一起,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在一个小村庄,他获得了新的名字“项塔兰”,意为“天赐
    (澳)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小说65万字
  • 会员
    《梦游人》是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首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继《尤利西斯》之后不朽的杰作”。小说聚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三十年的动荡岁月,以三部曲的形式塑造了三代“梦游人”形象。梦游人行走在清醒与深眠、现实与梦境之间,是社会价值持续崩溃的时代人们精神境况的浓缩。因为写下《梦游人》,布洛赫成为现代欧洲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
    (奥地利)赫尔曼·布洛赫小说47.9万字
  • 会员
    《孔乙己》是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小说中的插画由丰子恺所绘。鲁迅的文字与丰子恺的插画,文画合璧,相得益彰,更传神地呈现了鲁迅笔下的人物丰采及故事情节,为当下读者更好地读懂鲁迅,提供了特别的版本。
    鲁迅著 丰子恺绘小说2674字
  • 会员
    《巴山夜雨》为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以深具文人气质的教授李南泉为中心,展现了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的清贫,巨贾达官生活的奢华腐败,展现了一幅川东山村的众生图,深刻剖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具有丰富的批判性和社会意义。
    张恨水小说54.2万字
  • 事业有成的食品公司社长、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医生、熟年被离婚的销售人员,三个出生成长在东京的中年人,即将退休,他们都没有可以回去的故土。机缘巧合之下,他们购买了信用卡公司为顶级客户提供的“归乡服务”。只需支付50万日元,就能前往一个虚构的故乡与“母亲”共度两天一夜,做一场返乡的好梦。原本以为只是一趟体验乡愁的旅行,他们却因旅途中的灵魂人物——等待在故乡的“母亲”而深受触动,三人逐渐迷失在虚构与真实之间
    (日)浅田次郎小说12万字
  • 会员
    1967年,我和我的朋友保尔·维特根斯坦(即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侄子)同时住在维也纳的一家医院里,我接受肺病治疗,他接受精神病治疗。我们忽然同时住院,又一次濒临生命尽头,我不认为是偶然。但我也不让这一事实承载太多的宿命。我在赫尔曼病房,想到我的朋友保尔住在路德维希病房,就不感到孤独。我不打算再欺骗自己,不打算美化什么,没有什么可以美化的了,在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上,不停顿地进行着的是什么
    (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小说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