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给产品经理讲技术
更新时间:2019-07-16 10:56:08 最新章节:精益创业的作用
书籍简介
本书专为非技术背景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和想了解互联网技术的人员量身定制,分门别类地整理了Web前端技术、客户端技术、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章节,基本涵盖了当前互联网行业的所有垂直技术领域。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的精髓,几乎每篇文章都配以现实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例子,用于类比复杂的互联网技术原理。在最后的“沟通”章节,作者介绍了根据自身近10年工作经验总结出的一些非技术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沟通技巧,相信对读者的工作会有一定帮助。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作者转战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操盘上市公司和投资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和管理教育30多年来的商业智慧结晶。面对纷繁复杂、动荡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全书展示了作者具有独立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思考成果,为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刻的中国化妆品企业乃至所有消费品企业的企业家、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了有针对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思路和营销建议。本书将顾客需求洞察看作是企业经营的起点和基础,将顾客需求洞察分为计算机30.9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全面且深入的Java代码审计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掌握JavaWeb应用中常见安全漏洞的识别、分析及防御技能。全书共分4篇,从基础到实战,系统地介绍Java代码审计的各个方面。基础篇(第1章)主要介绍JavaWeb环境的搭建步骤、常见的动态调试方法以及代码审计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入门篇(第2章~第3章)首先介绍Java代码审计中发现的常见漏洞,然后通过实战演计算机9.7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聚焦RAG技术实践与落地的专业技术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RAG技术基础,介绍了RAG技术的定义、发展背景、核心组成以及落地面临的挑战,同时深入探讨了RAG技术背后的原理。第二部分是RAG应用构建流程,详细讲解了RAG应用的各个环节,从数据准备与处理,到检索环节的优化,再到生成环节的技巧。第三部分是RAG技术进阶,主要介绍了RAG系统的高级优化策略、常见框架的实现原理与性能评估方法。第计算机11.8万字
- 会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逐渐渗透。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金融风险建模背后的理论,学会在金融风险管理业务中运用Python语言和一系列机器学习模型。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第4~8章)通过一系列案例将机器学习模型运用到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运营风险管理等场景,第三部分(第9章、第10章)讲解如何对其他计算机8.6万字
- 会员随着JDK的升级与迭代,SpringFramework与SpringBoot也分别升级到了全新的6.0与3.0版本,全新的版本带来了更加强大的功能和特性。本书侧重于核心功能和特性的讲解,重点讲解SpringFramework与SpringBoot在应用开发中的核心与应用,通过多个方面介绍应用开发中涉及的场景。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共15章。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介绍SpringFramework计算机21.5万字
- 会员Three.js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成为创建令人惊叹的3DWebGL内容的标准方式。本书探讨Three.js的所有特性,并提供额外的内容,包括如何将Three.js与Blender、React、TypeScript以及最新的物理引擎进行集成。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搭建开发环境和运行Three.js;第二部分介绍Three.js的核心组件;第三部分介绍如何创建复杂的几何体、动画和纹理;第四部计算机13.3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介绍iOS自动化测试的相关内容。本书首先介绍iOS基础知识;接着介绍测试环境部署、Appium基本操作和Appium终端操作,为读者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然后介绍Appium中的元素定位、元素操作、高级操作、等待机制;最后讲述Pytest测试框架、项目实战、项目代码优化、自动化测试框架开发等。本书适合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阅读。计算机8.7万字
- 会员《餐饮管理与经营全案——互联网思维创新餐饮管理和运营模式》一书,从互联网思维下的餐饮变革导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互联网思维创新之系统智能化)包括智能餐饮管理系统,智能点餐系统建设,智能结算系统建设,智能厨房显示系统建设,外卖业务系统建设,食品安全管控系统建设。第二部分(互联网思维创新之营销多样化)包括微博营销,微信公众号营销,短视频营销,会员大数据营销,外卖平台营销。第三部分(互联网思维创新之计算机10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探讨高并发场景下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案例,帮助读者系统、快速地理解高并发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相关实践,以及掌握解决高并发场景下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方法。本书共6章。第1章介绍高并发系统的发展历史、设计难点和基本设计原则,以及度量指标;第2~4章介绍有助于提升高并发系统可用性的3种方法—系统容错、冗余和分片;第5章从提升高并发系统性能的角度讲解并发与异步的原理和实践技巧;第6章从系统运维和团队流计算机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