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铸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讲
更新时间:2019-08-16 17:40:51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建设,构建深入学习、系统培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平台,学校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充分准备,在2014年推出了首期北京大学"名师大讲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核心关键词,邀请名师、专家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当前思想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讲深、讲透。本期"名师大讲堂",分别由厉以宁、梁柱、楼宇烈、李伯谦、钱乘旦、袁明、程郁缀、朱苏力、潘维、于鸿君、韩毓海、孙熙国等12位专家教授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概念的起源和内涵,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从生活的案例入手,阐释概念,讨论流变,探究启示,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鼓励读者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丛书旨在带动读者进一步思考如何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思想教育与学术研究、育人工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预计每位老师的文章约为1.5万至2万字。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 会员2019年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社会运行节奏。面对危机,举国上下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阶段性战略成果。为系统梳理北大战“疫”进程,将战“疫”各条战线上北大人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记录下来,讲好北大故事,凝练以爱国情怀、担当奉献为内涵的北大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校党委宣传部特汇集各方面素材,编写了这部《北大战“疫”全记录》。希望以不纪实文学21.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发展研究”为主题,对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清晰掌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发展研究的逻辑必然性”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因”“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化”“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外化”“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政治25万字
- 会员八旗贵族世家、八旗官宦世家、八旗世家这些用语在清史学界一直以来就混同使用。本书以八旗贵族世家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清王朝创建的历史,对满洲、蒙古、汉军各显赫家族兴起情况作了全面的梳理,既关注八旗世家的家族发展史,又剖析了清代八旗贵族世家的不同成因。全书系统分析了八旗贵族世家的特权及其前后变化,讨论了八旗贵族世家子弟的教育、婚姻状况。从文选、武选两途对八旗贵族世家入仕升迁情况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对八旗政治29.7万字
- 会员本书探讨了“中国之治”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通过多领域、多维度的综合视角,本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在众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与挑战,并探讨了中国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创造性回应。在研究过程中,本书结合了政治研究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部分依托田野调查实践,深入挖掘中国治理的主体性经验,并通过对气候治理、规范性治理、非遗治理、基层治理、城市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水安全与国际舆情等领域的全景性和多尺度政治21.6万字
- 会员本书依据大量史料文献,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较为深入地考察了民国时期血缘、地缘、学缘、朋友、姻亲等社会关系对民国官僚群体结构及其权力分配的影响,探讨了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机关与复杂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政治29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救济活动这一主线,运用历史学、统计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考察慈善社团在战争、自然灾害中的各种救助活动,探讨慈善社团与政府的关系、慈善社团的运行机制等。该书有助于深化认识天津慈善社团历史变迁,同时为当下慈善社团的管理与运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政治2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为视角,对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驱动机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灾荒赈济的区域联动和实践效应进行系统地考察,既注重宏观研究也重视微观剖析,深刻揭示了清代荒政制度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互动、官方与民间救灾方式交互、仓储备荒体系与粮食安全、边疆治理模式和国家建设方略等多重面相。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作为有效推进西南边疆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政治45.8万字
- 会员作为士绅阶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甘肃士绅既具有作为这一阶层的共性,也有地处西北社会的特性。首先,甘肃落后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导致士绅阶层的数量与同时期江浙等富庶地区相比相对较少,但是甘肃民族成分的多样性也使得士绅群体的民族成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此外,在士绅身份的获得途径上,科举考试依然是甘肃读书人获取士绅身份的主要途径,但通过军功奖叙而取得士绅身份,以及做官资格既是甘肃士绅获取士绅身份的一个政治2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