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陈鼓应著作集)
更新时间:2020-02-28 16:35:27 最新章节:附录 先秦诸子引用《老子》重要概念举例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主要涉及《老子》的思想、与儒墨等家的关系,也讨论了楚简《老子》的主要思想。本书曾是《老庄新论》一书的部分内容,此次单独出版,共分为四个部分。即:老子其人其书、战国楚简《老子》及道家古佚书、老子论述、附录(先秦诸子引用《老子》重要概念举例)。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内容有三:一者分析阳明心学核心要素对佛教禅学的吸收,揭示了阳明心学与佛禅间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二者对王氏诗歌创作的动态性变化特点予以条分缕析,分别表现了以禅入诗、儒禅交融、讲学诗与佛禅结合的特点;三者尝试对阳明诗歌宗教美学境界进行概述。哲学23.1万字
- 会员《国际儒学论丛》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中心主办的以儒学研究为主旨的学术集刊。本期集刊分为儒家思想、经学史、儒家讲坛·珞珈山空中杏坛、国际儒学比较、儒学史、国际儒学动态、儒者访谈录等七个专题,组织了美国、韩国等海内外学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论题涉及先秦儒家、宋明理学、新儒家,反映了国际儒学研究的一些新动向和新发展,专门组织了中韩儒学比较方面的文章,以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哲学21.2万字
- 会员本书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史综述—对浙东学派的重要谱系如婺学、永嘉学派、永康之学、北山学派、东发学派、深宁学派、四明学派、阳明学派、蕺山学派、浙东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百年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更重要的是力图超越或突破一般学术史综述的写作范式,将浙东学派研究置于20世纪历史与思想语境变奏的大背景中,进一步考察百年浙东学派研究迁变的动机和原因,得出“浙东学派研究史折射着20世纪思想观念史”的论断。同时哲学24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在文明全景中深度解读“四书”。文明全景视野包含两个基本面:一是从世界文明的进程来审视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二是从神圣文明与世俗文明的整体来把握每一次时代变迁的特点。据此,本书聚焦于三个时代语境的互动:先秦语境、宋代语境和现代语境之间的差异及其在转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力图在文明全景中打通古今语境,与经典对话,实现与古圣先贤的倾心交谈,由现代的处境体会他们的选择的深层用心,并从他们的视角透视哲学55.8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经学研究”“版本校勘”“专人专书”“儒学新论”“域外汉学”等六部分,收录了《丧屦形制考》《荀子对孔子正名论的逻辑化发展》《佚诗考》《关于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单疏抄本流传考》等文章。哲学31.3万字
- 会员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心学的出现,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哲学1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