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2014)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2014)

朱光磊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公共管理28.1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07 18:07:46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职责体系构建与府际关系、政府职责体系构建与府际关系、机构改革与政府规模、政府治理方式变革与政府机制建设、地方政府创新、政府公共关系与应急管理等方面对2013年度政府发展概况进行总体描述与简要分析,总结2013年政府改革的基本情况、重点问题和主要成就,并说明2014年政府改革的重点领域,展望2015年政府改革方向。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光磊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昆明社会治理,在全国首次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数”体系,并从社会活力、社会服务、社会环境“三大维度”,优选出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征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经费支出”等44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数学建模方式,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27个省会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又与曼谷、雅加达、新加坡等24个东南亚城市,以及新德里、孟买、伊斯兰堡
    鲍宗豪政治4.6万字
  • 会员
    本书选择北京大兴区重大火灾事故、福州市鼓楼区“欢乐闹元宵”活动、浙江湖州市非法掩埋病死猪事件、2017年新疆精河县6.6级地震灾害、2017年“天鸽”台风袭击珠海事件、四川省九寨沟地震灾害、四川茂县山体高位垮塌灾害、津冀渗坑污染事件、辽宁阜新清河门煤矿透水事件、甘肃折达公路考勒隧道工程质量问题曝光事件等典型突发事件,从风险管理、安全监管、灾害预警、应急处置、舆情管理、公众沟通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估,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编政治20.2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了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第一篇是理论分析,从定性的角度对公平正义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深度解读。第二篇重点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平性问题,分析了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公平性问题。第三篇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正义性研究,重点分析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公平性问题。第四篇主要从国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国际上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社会公平正
    孙祁祥等政治26.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利益政治学为理论视角,深度剖析过渡型社区治理利益政治发生机理。本书认为利益关系失调是过渡型社区治理秩序失衡和效能不彰的根源,构建利益协调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提升过渡型社区治理效能的根本之法。
    吴新星政治21.5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中共中央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2017年组织开发的典型突发事件案例,包括2016年上海虹桥机场“10·11”事件、北京“7·20”特大暴雨、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济南历城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10·10”爆炸事故、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舆情风波等,着重介绍上述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过程以及应对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涵盖突发事件意义感知与建构、灾害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编政治22.8万字
  • 会员
    运行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我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宏观分析框架,研究“三治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旨在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治理体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丰富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促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发展。
    王微政治16.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涉罪被调查人权利保障为视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分析工具,对监察委员会调查权这一横跨多领域的主题进行了研究。
    周长军 冯俊伟 韩晗政治17.7万字
  • 会员
    目标无处不在,组织和个人都会设立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目标。中国各级政府重视目标责任考核,并建立了目标治国体制。目标治国体制既令各级政府铆足了劲发展经济,也导致数据注水、短期主义和本末倒置等负面行为。不理解目标治国的过程与特征,就无法理解中国政府的行为逻辑和治理绩效。本书通过历史追溯、国际比较、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系统研究了目标治国的起源、特征、过程与影响,刻画和解释了目标治国的前因后果。
    马亮政治11.8万字
  • 会员
    我国政府信息化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异地办理身份证、医保服务、养老金发放等一批公众特别关心的业务逐步实现了电子化。特别是“互联网”提出以来,“互联网政务服务”迅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围绕政务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展开了全面的建设。本报告以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省、市级政务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政务APP四个服务渠道为切入点,对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途径、省级政务服务区间
    胡广伟 艾文华 姚巧玲等政治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