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教化:清代武英殿修书处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皇权与教化:清代武英殿修书处研究

项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35万字

更新时间:2021-01-05 14:16:44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武英殿修书处(1680—1912)是专门从事内府书籍刊印、校勘和装潢的清代皇家出版机构,刊印殿本达六七百种,以“精校精刊”著称于世。本书以“武英殿修书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发掘利用档案、官书、政典、笔记等文献资料,系统探究设立始末、职官设置、人员分工、刻书活动、后勤保障等基本问题,关注“活”的制度史,动态考察制度损益和日常运作机制,同时从版本学、书籍史等视角考察殿本的形成过程、版刻特征及其售卖流通,从而深入揭示出武英殿修书处的政治文化内涵。武英殿修书处作为清代“皇家出版社”,系统全面地厘清其历史源流、发展历程、制度运作、活字印刷等细节问题,对于中国出版史、藏书史、文化史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当今图书出版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将进一步凸显武英殿修书处在清代学术文化脉络中的地位和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项旋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首次明确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概念,以三个版块十章的内容,以专题形式探讨了与“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相关的若干问题,全面分析讨论了随着新媒体时代技术进步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历史学研究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历史学面向公众的社会服务功能,历史学应如何向民众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内容服务,并与各种大众传媒方式相结合,建立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呼吁历史教学转向培养专业学者、中小学教师和历史普及人才
    邱靖嘉主编历史13.3万字
  • 会员
    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中国统一王朝国家与汉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枢纽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然而,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与民族认同、社会整合的历程并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本书共收入论文18篇,对秦汉时期的国家建构、社会整合
    李禹阶 李勉主编历史23.9万字
  • 会员
    华侨或来自中俄边境地区,或来自内地省份,或经陆路长途跋涉,或经水路一路艰辛,他们选取不同的赴俄线路,采取不同方式,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地域遥远风霜寒冷之地,漂泊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广袤土地上。旅俄华侨与东南亚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不同。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人数众多、处境艰难、经济活动大起大落、华文教育匮乏、社团组织薄弱等特点。由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俄关系曲曲折折的发展变化,旅俄华侨也经历曲折的人生历程。
    宁艳红主编历史21.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从经学思想的角度展开对公羊学的研究,通过《公羊传》以及历代最有影响的公羊学家的思想研究,展现公羊学思想从先秦到晚清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公羊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挖掘公羊学中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资源。本书以公羊学家的个案研究为支点,以公羊学思想发展的考察梳理为主线,同时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揭示公羊学思想变迁的脉络和时代特点,分析它们的承继与发展。
    郑任钊历史33.2万字
  • 会员
    不管在中国、欧美,乃至世界其他地方,史学都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本书作者旨在从细节处给出自己关于如何做历史学论文、如何进行历史学学术训练等相关问题的答案。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讲述史学的特性、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学家的立场与研究视角、史学研究者如何积累学养、历史学的治学路径、对一手文献史料与证据的整理与解读、对二手文献学术史的梳理与突破、历史学研究的常用理论方法、历史学研究作品的写作文体与规范要求等等。
    李剑鸣历史41.3万字
  • 会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是总第20卷,设立“纪念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人物志”“当代史学评论”“会议综述”等栏目,刊发22篇文章。
    杨共乐主编历史25.6万字
  • 会员
    王锺翰先生(1913—2007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该书对王锺翰学术道路、史学成就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其治史风格既植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受到近现代史学思想与方法的熏陶;既有时代特点,又富有个人特色。该书不仅是对王锺翰个体的研究,更可以通过个案进一步探视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李春保历史24.4万字
  • 会员
    在清代诗坛,查慎行是一位有着重要影响与地位的作家,无论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俱臻上乘。他是“清诗六大家”之一,亦是清初宋诗派的中坚力量,在神韵之风弥漫的康雍诗坛力倡宋诗。有《敬业堂诗集》《周易玩辞集解》《苏诗补注》等著作传世。本书将结合清初康熙、雍正时期的历史文化视野,承传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掌握的新材料,对查慎行的世系、生平、交游、著述、诗学理论、诗歌艺术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切入点,再现康雅
    周燕玲历史22.8万字
  • 会员
    在这个时代,网络的隐喻日渐重要。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已被称为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网络处处可见。这些网络千差万别,从菌丝连接真菌的生物性网络,到铁路网络,再到现代人类赖以交流却不可见的电磁二进制网络。在当代社会,网络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学术界的边界。它成了一个动词,去社交(tonetwork)成为当代职业和私人人际交往的核心观
    王文婧 陈昊主编历史19.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宋史研究论文集(2022)》为“‘两宋历史与王安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会议的论文集,收录了大会的开幕式致辞、大会的主题报告、新任会长年会致词、闭幕辞和23篇学术论文。这些相关的主题报告、学术论文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宋辽金史乃至五代史的研究动态和学术研究新视野,对进一步推动宋辽金史乃至五代史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内容的深化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李华瑞 邹锦良 陈云斐主编史学理论3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清初福建遗民文人共时性的多元化心态特征与历时性的心态嬗变为线索,构建双重遗民群体网络结构。围绕遗民士人的著述,聚焦忠孝仁义、爱国英勇等遗民文化品质,对这一群体在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意识下的遗民气节与家国情怀,展开不同向度的研究与思考,探讨易代之际遗民士人离散书写的传播意义。本书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遗民文学的研究视角,推动遗民文化思想与文学生产价值的当代化,促进闽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
    张小琴史学理论18.9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近现代日本知识分子对同时代中国问题的观察与研究,梳理、剖析那些身为他者的观察者是如何认识、分析、评价中国的历史变革的。本书选取中江兆民、有贺长雄、内藤湖南、中江丑吉、橘朴、竹内好、沟口雄三等人,围绕政治真理与优良政体、文明的传承与民族国家建构、传统社会的转型与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革命与现代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等理论课题,批判性地分析典型人物的思想,考察他们的中国研究。本书有助于完善关于近现代
    何鹏举史学理论18万字
  • 会员
    在这个时代,网络的隐喻日渐重要。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已被称为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网络处处可见。这些网络千差万别,从菌丝连接真菌的生物性网络,到铁路网络,再到现代人类赖以交流却不可见的电磁二进制网络。在当代社会,网络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学术界的边界。它成了一个动词,去社交(tonetwork)成为当代职业和私人人际交往的核心观
    王文婧 陈昊主编史学理论19.1万字
  • 会员
    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及其关系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长期以来的地理学思想方法及其历史研究为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在前续有关著作和论文等基础上,完成《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该书系统研究和阐述了从“公元前25世纪之前”到“公元21世纪以来”,以世界地理学发展为背景、以中国地理学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本书是地理学学术著作,也可以用于地理学本科生、
    潘玉君 郑度 杨勤业等史学理论46.7万字
  • 会员
    差异在当下的历史学研究中无处不在,差异多样化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差异在改变着我们的追问方式,更重要是,差异与身份认同的连接,使得我们与研究对象之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关系。本书是2016年举行的“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会议之二“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的讨论成果结集,它展示了当下历史研究的可能性,也呈现着差异在历史写作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浮现。追问差异,也是在追问,在历史写作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陈昊主编史学理论2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