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阅读中文历史网
中文历史网
首页
玄幻
都市
武侠
科幻
轻小说
达人推广
书架
浏览历史
登录 | 注册
首页>
中国古诗词>
辛弃疾词全鉴
会员
辛弃疾词全鉴
(宋)辛弃疾著 东篱子编译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
中国古诗词
14.3万字
更新时间:2021-06-02 18:10:57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手机扫码,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书籍简介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以豪放雄迈著称,有词集《稼轩长短句》。本书精选了词人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对词中生疏的语词做了简洁的注释并附有译文,能够带领大家轻而易举地进入辛词的世界,领略辛词的艺术魅力。
品牌:纺织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纺织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参考书目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宋)辛弃疾著 东篱子编译
主页
最新上架
会员
濓溪风雅
本书在古今已有濂溪学文献的基础上,对濂溪学诗歌进行补遗。具体搜集了五类文献仔细检索,一是学界已有濂溪学文献;二是各相关地方历代方志;三是古代诸儒别集与总集。这三类中,优选古人别集刻本,次选古人总集、丛书、类书刻本,再次选其影印本,最后选当代人编纂的总集、丛书、类书。为行文简洁,各底本均简称之,注于篇末。第四类是韩国诸先生的诗文集,均来自两套堪称韩国四库全书的大型丛书——《韩国历代文集丛书》《韩国文
王晚霞编著
文学
12.4万字
会员
宋词与唐宋诗学
本书尝试用古代文学体系的方法来研究宋词与唐宋诗学的互动关系,并且对大一统体系下唐宋诗学对宋代词学体系组成因素创作、流派、理论、集注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全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唐宋诗学与宋词创作;唐宋诗学与宋词体系。
郭锋
文学
43.1万字
会员
完颜氏文学家族诗集
完顏氏家族屬於金源貴胄,譜系源遠流長。有清一代,家族成員均位居顯宦。更重要的是,家族以詩禮傳家,代有文人。從清朝初期到清朝末期,完顏氏家族共有14位詩人,其中男性詩人6位,女性詩人8位,共創作了11部詩集,其中得以傳世的詩集有7部,散存詩41首。家族文風歷三百年不輟,形成了一門風雅的文學生產機制。完顔氏家族的詩歌創作路綫是從家庭生活向社會生活擴展,從上層社會向底層百姓轉移,愈是到清代後期愈多表現底
多洛肯 路凤华辑校
文学
14.9万字
会员
京杭运河诗文赏析
《京杭运河诗文赏析》是配合“京杭运河诗文讲读”线上课程而撰写的新形态教材。就文稿而言,作者努力将中华文明发展源流的梳理,落地于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统诗文赏析,涵盖了运河各渠道的凿通地点和时间、相关人物、规模大小、开凿目的以及对当时和现今的凿通意义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全方位地为学习者展示每段运河背后耐人寻味的故事,并挑选历来文人有关运河的抒情、评价、怀古之作,在了解了每段运河的历史地理背景的基础之
邱江宁 孟国栋编著
文学
17.8万字
会员
元曲讲读
本书是关于元曲的入门读物,介绍元曲基础知识,兼顾最新研究成果,使读者掌握元曲的知识全貌和发展脉络,展现了元曲这一文学形式的艺术魅力。
杨栋编著
文学
25.7万字
会员
《淮海词》选注·心解·集评
《淮海词》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词集。秦观词华美精丽,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本书注译者陈祖美,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宋词研究,她对《淮海词》的注释、心得、集译,字字斟酌,下了很大的功夫。与之前出版的《漱玉词》选注心解集译是一套书。
秦观原著 陈祖美译解
文学
22.9万字
会员
承心堂诗文钞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9年1月原创的格律诗四百余篇,其中包括五律,五绝、七律,七绝和古风。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间有节序、咏物、感怀、寄赠、唱和之作。作品均依照传统格律诗法进行创作,在意境上追求高古淡远,谋篇讲究起承转合,重视句法字法的推敲和锤炼,严守格律,押“平水韵”,力图在守正求新的基础上吟咏现代生活。
许晓春
文学
4万字
会员
透过历史学唐诗(共2册)
唐诗之美,在于有情。本书按照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古今情的顺序,从“我是谁?”“注释”“译文”“这首诗好在哪儿呢?”“课堂小彩蛋”“你还可以知道更多”六个方面,对每首唐诗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并以赏析图辅以漫画图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悟唐诗的美好,领略唐朝诗人的家国情怀。
蒙曼
文学
9.3万字
会员
先秦汉唐诗赋论稿
本书分为三编:先秦两汉诗歌、汉魏六朝赋学批评、唐代诗歌及文学批评。上编主要从思想史角度描述了由《诗经》的“变雅”到《老子》思想的嬗变之迹,从艺术思维角度揭示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质。中编则于繁复的史料中探赜索隐,分析了司马迁、司马相如、杨雄、刘向、刘歆、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等,勾勒了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的基本脉络。下编以李白、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的具体作品为例,探讨了古典诗歌释读的原则问题。全书从文本细读和
冷卫国
文学
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