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在线阅读
会员

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

(美)约翰·托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世界史44.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6-11 16:16:06 最新章节:附录 中外文对照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是约翰·托兰唯一一部书写一战历史的作品,在其作品谱系中具有极为独特的地位。全书将视野聚焦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战争形势变化,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前决定世界命运的关键时刻。作者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即1918年,发生的战事和一战参战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为主要线索,讲述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如何在战局僵持的情况下扭转战局,最终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历史事件。作者为此书采访了上百位一战亲历者并查阅了大量一战历史资料,生动还原了上到国家首相下到普通士兵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中的经历,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展现了当时一战结束前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
译者:何中夏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约翰·托兰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前近代东亚世界,“中国”“中华”或“华夏”,更多是一种文明的标签,与古代中国共享儒家价值体系的邻国朝鲜、越南有相当的同质性。它们或号称小中华,或自命“小中国”,所谓“凡礼乐文物,民风士习,悉仿皇朝”云者是也。宦官制度也仿效中国,且常以阉人当贡品。尤其在朝贡体系最为典型的明清时期,与中国接壤的安南和朝鲜进贡最繁,成为明代域外宦官的最大来源国。这批最能接近明朝皇帝的域外人士又常常作为使臣被派遣回原籍
    齐畅历史16.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从土地出发”“精英与大众”“民族之重构”“发展之探索”四个层面,勾勒出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到21世纪初现代化转型的诸多面向,并透析印度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为全面了解发展中的印度提供有益的视角。
    王红生历史16.7万字
  • 会员
    长期以来,“中世纪”是西方历史叙事的一个符号,是现代之前愚昧、停滞的“黑暗时代”。《光明时代》则以新的视角回溯中世纪的千年历史,从拉韦纳的礼拜堂开始,以诗人但丁结束,重新审视了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崛起、查理大帝的统治、维京人的迁移、阿拉伯人的扩张、奇迹传说、黑死病,以及蒙古人的冲击,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罗马文化的延续,不同民族、地域之间人员、物质、文化的流动,不同传统的共存和冲突,重新发掘了处于非中
    (美)马修·加布里埃莱 (美)戴维·M.佩里历史16.1万字
  • 会员
    本书书写的对象是丝绸之路上曾经叱咤风云过的一些民族和王国。有些已经湮灭了,有些还活跃在当代。她们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仍然是历史、文学、人类学不断书写和发现的命题。她们也曾经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谜底,本书就是来揭开这些谜底的。
    徐兆寿主编历史13.5万字
  • 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路易十四为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君主制政体。但在1789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博弈不仅彻底摧毁了前者,还使其声誉扫地,法国也随之陷入动荡之中,直到拿破仑重建秩序。本书勾勒了这段承上启下历史时期的波澜画卷,科林·琼斯以扣人心弦的讲述,追溯了在这个跌宕世纪中走向迟暮的波旁王朝。王权与高等法院间难以调和的斗争,贵族与平民间无法弥合的分野,启蒙运动的浪潮,对外战争的冲
    (英)科林·琼斯历史48.6万字
  • 会员
    张晓校著的《罗马近卫军史纲》以王朝更替为时间线索,系统地梳理了300余年间,近卫军发展流变的历史,考察了近卫军的来龙去脉,对近卫军生成发展的历史予以评说。全书由八部分构成,侧重研究了近卫军与王位更替之间的关系,由此考察近卫军在罗马帝国历史上的地位。在近卫军存续时段内,罗马帝国大多数时间各种纷争、内乱此起彼伏,许多动荡与近卫军有直接关系,不仅是动荡的参与者,有时甚至是始作俑者。帝国社会发展的曲线与近
    张晓校历史24.4万字
  • 战后的德国,一个充满占领者、被释放者、流离失所者、被疏散者、逃亡者以及背负着战争罪行的人。他们掠夺、偷窃、造假身份,为了活下去,一切从零开始。可这么做行吗?当一个国家秩序荡然无存之际,社会要如何在这般的混乱中重生?人们要如何在这样一个“他人即恶狼”的“狼性时代”里重建生活?生活秩序的丧失、家庭的四分五裂、饥饿贫困的威胁、战争罪恶感的阴影、对大屠杀的沉默、死里逃生的狂喜——第三帝国的余波持续影响着这
    (德)哈拉尔德·耶纳历史25.2万字
  • 会员
    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后现代主义大师,鲍德里亚并没有从文献材料中理解概念上的美国,他把时间都花在了美国的沙漠、山脉、高速公路、洛杉矶、西夫韦超市、萧条的市镇,而不是大学的报告厅。《美国》是从老欧洲的视角对美国的文化批判,鲍德里亚对随处可见的美国人脸上的微笑,盛行于美国的选举、慢跑、霹雳舞、涂鸦、马拉松等现象抒发了自己的惊人感想。在鲍德里亚眼里,沙漠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特征,辽阔、单纯、未开化的沙漠
    (法)让·鲍德里亚历史8.7万字
  • 会员
    随着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西班牙殖民者黯然退场,但新生的古巴共和国(1902—1959年)迅速被美国所控制,成为后者对外扩张政策的战利品,不得不开始了新一轮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1959年,卡斯特罗所领导的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古巴人才终于建立了他们渴望已久的独立国家。而美国,这个危险又强大的邻居,从未将目光从古巴身上移开。事实上,这段长达五个世纪的古巴历史,既是古巴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也是奴隶
    (美)艾达·费雷尔历史33.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20世纪的越战深刻体现了战争对环境的复杂影响:它制造了废墟,并长期地影响战后的重建。美军投入了除核武器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武器,倾泻了总吨数超过二战的炸弹,修建了大量军事基地,甚至喷洒化学药剂来清除丛林。战争结束后,儿童在废弃的坦克边嬉戏,有毒物质残留在地表下,村庄和城镇顽强地重建,而军事基地变成了工业园区……本书除了讲述20世纪的越战,还追溯了越南历史上的多次战事:“北属时代”、阮郑之争、法国殖民
    (美)大卫·比格斯世界史17.8万字
  • 会员
    本书记录了这些犹太人的生活、他们的城市阿拉伯文化,以及他们对建立民族国家的希望,并揭示了伊拉克犹太人的流离失所不是因为被迫害,而是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被误导的国家政策的结果。可悲的是,直到今天,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不可能共存仍然是该地区的主导叙事。
    (以)奥里特·巴什金世界史22.3万字
  • 会员
    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后现代主义大师,鲍德里亚并没有从文献材料中理解概念上的美国,他把时间都花在了美国的沙漠、山脉、高速公路、洛杉矶、西夫韦超市、萧条的市镇,而不是大学的报告厅。《美国》是从老欧洲的视角对美国的文化批判,鲍德里亚对随处可见的美国人脸上的微笑,盛行于美国的选举、慢跑、霹雳舞、涂鸦、马拉松等现象抒发了自己的惊人感想。在鲍德里亚眼里,沙漠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特征,辽阔、单纯、未开化的沙漠
    (法)让·鲍德里亚世界史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