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从南洋开始在线阅读

伐清从南洋开始

泪曲.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历史两宋元明25.8万字

更新时间:2023-08-13 20:39:48 最新章节:艰难决定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公元1740年,清乾隆五年。未来的十全老人正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俯视着自己统治的庞大帝国,年轻的皇帝踌躇满志,誓要摈除困局,成为比肩其祖父康熙皇帝的伟大帝王。大清的盛世并不属于海外侨民,侨民如无根浮萍,残暴的欧洲殖民者磨刀霍霍,露出狰狞獠牙,意图对侨民赶尽杀绝。这一年,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重生在海外锡兰,他目睹殖民者的残暴与侨民的凄惨,誓要凭借骑马与砍杀系统驱逐西夷,整合南洋,重返故土。当庞大的风帆战列舰出现在东南沿海,线列步兵战意昂然,苏言踩在乘风破浪的战舰甲板上,看着那瑟瑟发抖的清廷君臣,放出豪言壮语:“乾小四,来尝尝坚船利炮的滋味吧!”
版权:起点中文网

最新章节

泪曲. 作者
作家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免费
    大明嘉靖三十八年倭乱横生,民不聊生嘉靖缩在西苑玩炼丹修仙朝廷上严党清流党争不断柳诚不信命,只信手中的刀从戚家兵做起,杀光倭寇,杀光世间不平事他要用手中的刀让嘉靖看看谁才是真龙攀登科技树,发展殖民地,万国朝贡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乃是我大明
    白日见梦历史完结21.1万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作家KFq9xA历史连载1.4万字
  • 免费
    老萨满的三个预言,引动了蒙古黄金家族数代人的变迁,而时至今日已经有两个得到了验证,而第三个预言以另一种方式也得到了传承。
    姜志历史连载19.8万字
  • 免费
    《怒涛日月》1629崇祯二年,船舶工程师周临海在己巳之变的血色黎明苏醒,成为惨死的登州巡抚。以船舶工程师之智,他熔铸《天工开物》与郑和海图,用水泥棱堡对抗八旗铁骑,以蒸汽福船截断晋商走私网。当东林党还在江南吟诵风月,他的钢铁舰队已冲破小冰河期的冰封。这是陆权帝国向沧溟转身的史诗——用六分仪丈量日月,在大航海时代烙下华夏的炽红火漆。
    商店零钱历史连载3756字
  • 免费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新政废弛,朝堂暗流涌动。沈砚穿越成明末扬州粮商之子,开局便遭四大粮行联手砸市,粮价暴跌,债台高筑。他逆势破局,以粮为刃,搅动朝野。从寒门商贾到内阁权臣,他一手握天下粮仓,一手掌变法之舵。……清流叹:“商贾之术,竟能安邦定国!”万历帝:“沈卿在,朕方知国本之重。”天启帝:“吾师在,则朕心安,则日月山河永在!”二十年宦海沉浮,他续张居正未竟
    松阁的历史书历史连载14.5万字
  • 免费
    穿越成为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好大儿,一天,他跑去告诉他母后:“母后,大明要亡了!”
    太子何故造反历史连载3.6万字
  • 免费
    上朝?万历皇帝表示,好人家的皇帝,谁天天上朝啊!―――一朝穿越成万历皇帝朱翊钧,此时距离隆庆帝驾崩还有一天的时间。一天?朱翊钧表示,足够了!且看小小的朱翊钧,如何用这一天的时间,精巧设计,提前布局,为自己和大明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
    躲猫猫的猫猫历史连载5万字
  • 免费
    穿越马秀英,朱元璋你可以退位了!
    一串巨峰历史连载8771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叶不问历史连载4.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免费
    石山穿越到至正十一年八月的徐州,比朱元璋早半年起步,身份却是守城小兵。什么,内应已经就位,芝麻李即将攻城?扫元——从徐州城头开始!
  • 会员
    顾笙穿了。一相功成万骨枯。大明首辅这条路上洒满了淋漓的鲜血。朱翊钧:“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朕!只有一个人可以遮风挡雨,那就是顾朝阳!”顾青:“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我的肩上担着,天下苍生这几个字,还轮不到你们来说!”
  • 免费
    《沈儿峪风云》内容提要:1370年,10万明军与10余万蒙古骑兵于甘肃沈儿峪对决。1368年明军攻破大都,元顺帝北逃,王保保在甘肃重聚大军。此前,朱元璋制定战略,明军先取山东、河南,再攻大都,王保保反击失败,率18骑逃往甘肃。后王保保攻占兰州,全歼明朝援军。明朝廷决策两线作战,徐达率部攻打王保保。沈儿峪对峙期间,王保保派兵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稳住阵脚。徐达采用声东击西,夜
  • 出身寒门,想走科举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既如此,还不如走捷径,让姐姐去应选太子妃,未来当个皇后,自己做国舅,岂不美哉?弘治朝的国舅简直不要太舒服,莫说本领通天,哪怕浑浑噩噩,欺男霸女,也能混得风生水起。无他,谁让咱的姐夫是护妻狂魔弘治帝朱佑樘呢?我叫张延龄,大明的徽州侯、徽州公、徽州王,我为自己代言。如果谁要让我老张家日子不好过,那就把你从大明朝抹去,既然不是斯文人,也不要强
  • 活一活百姓,骂名我来担。已经决定要做一回水太凉的张巡,倒也不太在乎自己会遗臭万年,只是头顶着张巡的大名,却来到了南宋·咸淳八年。听说伯颜下江南不杀百姓,这一郡的父老乡亲却纷纷转头看向我。干吧!张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