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本正:从务本女塾到上海市第二中学(1902—2022)在线阅读
会员

务实本正:从务本女塾到上海市第二中学(1902—2022)

陆军 马学强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教育36.3万字

更新时间:2023-11-14 18:34:59 最新章节:后记二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上海市第二中学是由晚清上海著名士绅、教育家吴馨于1902年创办,是与蔡元培创立的爱国女校齐名的中国最早的女子教育之一。曾先后更名“务本女中”“怀久女中”等。该校师资质量高,久负盛名。1952年7月,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第二女子中学。1954年,学校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重点中学。1963年,确定为首批市重点办好学校之一。1967年11月,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第二中学,开始男女生兼收。200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该校历史悠久,名师、名生云集。吴馨、杨天骥、杨明晖、沈心工、陆澹安、钱行素、吴若安等先后在此任教。杨荫榆、汤国梨、张默君、陈君起(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吴若安、张锦秋(院士)、左焕琛、严隽琪,以及杨耐梅、胡蝶、姚明、胡歌等相继在此就读。2022年,学校将迎来建校120年校庆纪念。为迎接120周年校庆,该校与马学强、叶舟教授团队合作,专门成立课题组,置于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近代以来上海城市变迁与文脉演进,对这所江南名校进行专题研究。《务实本真:从务本女塾到上海市第二中学(1902—2022)》一书,基本框架分序言、导读、正文8章,附录等。附录部分包括:学校沿革图、大事记、历任校领导、重要档案文献摘选、主要参考文献等。书稿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组成,撰写中采取以图带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大量图片形象、直观展现从从务本女塾到上海市第二中学变迁的脉络,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布,弥足珍贵。书稿在章节的设计上也颇具匠心,脉络清晰,一些内容的表述颇有故事情节,娓娓道来。全书版面字数45万左右(其中文字约32万,图片260幅)。
上架时间:2022-10-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全面系统分析了TIMSS历次科学素质调查数据;并基于数据,纵向解析了TIMSS主要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教育特点。本书对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科学素质测评与培养领域的研究者、科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借鉴作用。
    杨文源 李秀菊主编社科17.9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回应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以生成、何以可能、何以实现等重大问题,有序推动“智能赋能—模式创新—教育重塑”的进阶发展。从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意涵、战略意义、理论依循、历史沿革等方面构筑学理研究根基;从实践层面剖析智能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绩和存在壁垒,理性审视演化进程,着力抓好关键环节,提出切实发展路向,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供有益参照。
    赵浚社科23.4万字
  • 本书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入手,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的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机会的把握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大学生企业运营与管理创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做了简要分析;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
    汪淑双社科15.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份马来西亚社会与北京大学深厚历史渊源的完整记录,其中包括马来西亚校友会十年的组织与活动概述、马来西亚学生留学北大简史、北京大学师长与马来西亚社会各界的互动与交流。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史及校友留学史的记录,下编则为参与了校友会十年发展建设的马中社会各界代表的祝贺及纪念文章。
    (马来西亚)邱克威主编社科23.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PISA测评中的科学素养测评的全景解读,包括对科学素养测评本身的设计的分析,以及分维度、分年份、分国家/地区的测评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本书具有以下特色:立体刻画科学素养和PISA对科学素养的测评;横向、纵向解析中国大陆地区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国际位置;基于证据评议PISA科学素养测评及其结果。
    黄鸣春 杨文源 杨洁 魏昕社科10.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理论视角,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本书以探讨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学科功能和范畴、学科意识和性质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教育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教育功能论、教育冲突论、教育互动论;从社会学角度对班级组织、教师、学生以及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社会流动、社会变迁、社会互动、社会分层、民主、阶层等社会不同组成要素与教育
    王国勇编著社科22.3万字
  • 会员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由研究生和教授常年紧密联系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农业研究与生产应用脱节、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农业技术转化效果差的问题,并在生产一线开展实用技术创新。将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应用到非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了解非洲农业生产需求,适应非洲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将中国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非洲并进行创新,培养知华、友华、爱
    郭宇 姜姍编社科7.2万字
  • 会员
    本书深入剖析了高等教育需求的本质与动因,将其视作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约束的稀缺资源。在城乡分层和社会分层的影响下,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需求—获得—满足呈现连贯非一致性特征。本书将研究下探至农村家庭子女的整个教育过程,系统分析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需求与获得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与特点,并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支持框架,旨在帮助农村子女克服家庭资本匮乏的弊端、提升学业成就、增加高等教育机会。这些讨论和建议为研究人员
    谭敏社科25.1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考察了教育消费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探究了家庭、个人教育消费方面的问题。主要创见包括:第一,构建了教育消费合理化的理论体系;第二,对我国教育消费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重要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第三,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对中国教育消费作出了评价;第四,对家庭和个人的教育消费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湖社科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