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第2辑)在线阅读
会员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第2辑)

付海晏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14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8 21:00:45 最新章节:稿约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自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在大数据历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诸多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系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每年邀请10余位海内外在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专长的资深教授、新锐青年学者做专题讲座,其中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演讲稿会结集成《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一书。本辑就是《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的第二辑。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历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集刊,主要刊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本辑为创刊号,共收录7篇文章。
    高翔主编历史2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全面梳理宋代以来西周金文礼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周金文所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种礼制进行了系统整理。本书以关乎诸种礼制的关键字为纲,初步建立西周金文礼制研究体系,并从礼制的视角重新审视西周彝铭,对部分礼制及相关的仪节进行了讨论。本书结合文献记载,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商周禘祭、丧服制度、朝聘礼、婚礼等礼制的形成过程。本书提出了商周禘祭本为祭祀上帝而设、不王不褅是商代制度,五等丧服
    黄益飞历史26.7万字
  • 会员
    本书全面展现了当代中国在近代史理论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历程,主要论述了近代史理论范式的确立(涉及近代史理论的渊源、基础和方法等问题),介绍了1966—1976年间的近代史叙事及其理论状况,评述了新时期的近代史理论研究状况(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道路的反思与重建、中国近代史诸问题的理论再思考、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讨论等内容)。
    王也扬 赵庆云历史31.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史记》日本藏本注本为对象,从两个侧面展开研究:系统论证《史记》日本藏本的文本形态、文本特点及文本价值;论证《史记》日本注本的形成过程、注释结构、注释特点及学术价值。
    张玉春历史20.5万字
  • 会员
    魏晋南北朝是继秦汉大一统之后出现的一次长时段的民族分裂时期,西晋灭亡,汉民族政权被迫迁出黄河流域,代之而起的是众多胡族政权在中原的崛起,中华文化面临发展中断的危险,是拓跋部落乘时崛起,建立起北魏帝国,担当起结束十六国,统一黄河流域,下启隋唐统一新局的历史使命,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丰富和发展。北魏帝国在延续中华文明连续发展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而北魏帝国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乃在于它认
    胡克森历史20.3万字
  • 会员
    本书叙述了17-18世纪大批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深入到北京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与中国士大夫阶层密切接触,对中国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撰写了大量的书信、报告和著作,翻译中国文化典籍,向西方广泛地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他们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介绍,给欧洲思想界很大的启发,成为正在发生的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武斌历史24.3万字
  • 会员
    华侨或来自中俄边境地区,或来自内地省份,或经陆路长途跋涉,或经水路一路艰辛,他们选取不同的赴俄线路,采取不同方式,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地域遥远风霜寒冷之地,漂泊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广袤土地上。旅俄华侨与东南亚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不同。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人数众多、处境艰难、经济活动大起大落、华文教育匮乏、社团组织薄弱等特点。由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俄关系曲曲折折的发展变化,旅俄华侨也经历曲折的人生历程。
    宁艳红主编历史21.6万字
  • 会员
    不管在中国、欧美,乃至世界其他地方,史学都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本书作者旨在从细节处给出自己关于如何做历史学论文、如何进行历史学学术训练等相关问题的答案。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讲述史学的特性、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学家的立场与研究视角、史学研究者如何积累学养、历史学的治学路径、对一手文献史料与证据的整理与解读、对二手文献学术史的梳理与突破、历史学研究的常用理论方法、历史学研究作品的写作文体与规范要求等等。
    李剑鸣历史41.3万字
  • 会员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撰述出现了流派纷呈、方法各异、观点多元的复杂局面,甚至有过激烈争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国历史撰述的许多精彩“交锋”,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如何撰写“古史”部分。本书对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作了条理清晰、材料充实的阐述和探究。以中国“古史”建构的具体“问题”为导向进行论述,具体“问题”之中,则基本以时间为线索加以展开,各个“问题”之间亦存在联系,力图横向研究与纵向探讨相
    王兴历史2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