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与鲁迅的契合与差异在线阅读
会员

大江健三郎与鲁迅的契合与差异

邓国琴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9.7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7:40:49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大江健三郎与鲁迅的契合与差异》从思想、文笔、影响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大江健三郎与鲁迅的文学渊源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即从文学思想、创作观念、技巧方法、体裁文风等方面,较为具体、全面、深入地揭示出了大江健三郎之文学创作与鲁迅的关系问题,为进一步理解大江健三郎与鲁迅的创作及其影响,以及了解中日文学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并为当代文学创作者如何创作出优秀的、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的文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邓国琴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约翰·爱德加·怀德曼(1941—)是当代美国著名非裔作家和社会评论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勤奋笔耕中,他凭借精致的风格和对于当代问题的严肃思考荣膺诸多奖项,被誉为“当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黑人男作家之一”。怀德曼在作品中一再抒写其本人的创伤和家族悲剧,重访非裔的历史创伤,也关注后民权时代美国内城区底层阶级不能承受的宰制、歧视和隔离之痛。本书在创伤理论观照下,结合当代自传理论和新历史主义理论,深入阐析怀德
    陈红文学10.9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上篇是《诗经》通论,首先,从学术史、文化史、文学史的角度,考辨《诗经》的作者、时代、地域、结集、流传等基本问题,研读《诗经》的主要内容,审视《诗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论述《诗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成就,梳理了先秦至近代《诗经》研究的内容、特点和价值,重点分析了《诗经》的公案、谜案、悬案。其次,从地域文化和文学地理的视野,探讨了《诗经》“二南”与汉水流域文化的关系,以及《诗经》跨学科
    刘昌安 温勤能文学24.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为五辑,在整体结构上显示出作者的儿童文学学科理念:儿童文学是一个学科,拥有自己富于特色的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应用性这两个属性。文集中的论文,为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话题和学术观点。第一辑“中国儿童文学史论”强调中国现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的“一体性”;发展出建构主义的本质论这一治史的理论方法;针对“传统”,采取“思想革命”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分化期
    朱自强文学29.2万字
  • 会员
    由方长安著的《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精)》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BZW052,2013年结项,结果为良。主要内容是考察研究近百年来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既梳理、研究了新诗接受史的外在形态,又揭示出其内在嬗变逻辑、特征与根源;既研究了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创作、诗学建构的关系,从传播接受角度深化了对新诗情感空间、审美形式生成发展的认识,又论析传播接受对
    方长安文学43万字
  • 会员
    徐嘉瑞,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平民文学”思想贯穿了徐嘉瑞创作研究的始终,是新旧交替时代碰撞出的乐章,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徐嘉瑞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平民文学”思想。本书采用文献细读,历史分析和比
    吴婉婷文学17.1万字
  • 会员
    毛南山乡系毛南族聚居区,毛南山乡所呈现的文学艺术成果集中体现了毛南族的文学艺术创造观念及创造力。毛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并发展了强烈的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融理念,其文学艺术蕴含着明显而独特的生态特征。着眼于生态视域,系统、深入地研究毛南山乡的文艺现象及其内在本质,揭示毛南族创造文学艺术成果的心里于规律,阐述毛南山乡文艺生态的属性及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毛南族建构新型的文艺生态,从而探索
    吕瑞荣文学21.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大量的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为蓝本,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与考察,探究各个时期作家们对理想人格的认识及表现。基于理想人格流变的纵向梳理,尝试系统性地阐述各时期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形成背景、意义及其实现,揭示和阐发20世纪知识分子对“人”的深刻理解。本书按时序将20世纪理想人格分为五个历时阶段,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理想人格形象进行解析,同时对同一时期因人物身份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理想人格
    黄传波文学19.7万字
  • 会员
    以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文化诗学”主要以区别开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又利用了两个学派的资源而著称。本书认为其核心在于以福柯的权力思想来阐明文学活动,以此作为不着边际的历史主义真正走入现实的标志,也是形式主义走出语言牢笼的关键。在对“莎剧以及“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具体枇评中,肯定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艺术生成维度相通的权力博弈关系,并在这些节点所形成的诗学“振摆”空间中表达其文学批评的整体理念。
    张文涛文学21万字
  • 会员
    2015年10月10-12日,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举办“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15年网络文学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新的文化语境与价值导向下,处理好思想、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实现网络文学和主流文学机制的对接,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网络文学评论的良性互动,是当前网络文学作者与评论者们不能忽视
    张邦卫 杨向荣等文学20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北宋中后期诗坛上,出现了一位有“李白后身”美誉的诗人——郭祥正,他流传至今的作品超过1400余篇,无论是从创作数量,还是从流传时间看,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本书以郭祥正及其诗歌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重新考察其生平事迹中的一些问题,探讨其诗歌之创作渊源、思想内容以及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深入研究人物经历对其诗歌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当个人命运与国家社会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郭祥正的思想性格变得驳杂且
    杨宏文学理论23.5万字
  • 会员
    这是第一部论述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专著。该著将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史放在全球语境中进行考察,发掘其特殊性、重要性及填补空白的必要性,提出三十年的三个阶段论,角度新颖,资料翔实,论从史出,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反映历程与面貌的研究成果。本书研究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990—2020),对应(或连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17—1949),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下,日本新华侨
    林祁文学理论26.2万字
  • 会员
    作者多年从事布尔迪厄的研究与翻译。布尔迪厄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当分析超越了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视野的局限性之后,理论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布尔迪厄觉得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才能建立一种对古典社会理论的批判。本书对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进行了深入分析,是一本优秀的文学理论著作。
    刘晖文学理论36.8万字
  • 会员
    本书系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果结集,其总体特点是以作家研究和文本细读为基础,立足于20世纪以来的文学现象,将作家研究、文本分析与文学观念、立场和风格融会贯通,从现代性与鲁迅的文学选择,历史场域中的鲁迅文学,现当代作家的语言、文体及文学的民间立场等角度切入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诸多理论问题和作品评价,对文化多元选择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综合研究。全书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理论素养和
    靳新来文学理论27.3万字
  • 会员
    “结构性创痛”集中表现在衰老的第四年龄阶段,本书以当代英语小说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金斯利·艾米斯、芭芭拉·皮姆、多丽丝·莱辛、玛格丽特·福斯特、西娅·阿斯特利、J.M.库切、保罗·奥斯特、戴维·洛奇、菲利普·罗斯、梅·萨藤的与老年书写紧密相关的作品,分析衰老与创痛的关系。
    邓天中文学理论25.5万字
  • 会员
    《人文》学术辑刊由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编辑,《人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人文》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原创性与新知传播,注重实证研究,鼓励综合创新,力图融通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展示中国思想学术界新成果。《人文》力争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文章以学术文章(论文)为主,也发表欢迎思想学术随笔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章。另设“对话”“学林”“札记”“书札
    《人文》编辑部编文学理论2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