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陈学芬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0.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19:11:26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由两部分极致成:一是空间视域下的美国地理形象,如古墓与围城意象、天堂与地狱的小幻象、美国家园形象等;二是族群社会学视野下的美国各族裔形象,如华人移民形象、白人“拯救者”形象、犹太人形象及黑人形象。借助比较文学中形象的研究方法,本书对美华文学中复杂多变的美国形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学芬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元与中唐文学群体研究,主要侧重于元的文学活动与士风、贬谪生活以及与政治事件的关联。第二部分则是元文学交游考论,主要侧重于元文学交游空间的梳理,并考察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情况。最后一部分从文学接受史角度寻索元稍的文学家形象与士人形象的关联性。根据接受状况考察元稍乐府诗与元白并称、元白优劣的关系,而后集中于元形象的传播与接受的探讨。
    田恩铭文学19.9万字
  • 会员
    名教爱情剧是明清之际传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描写男女爱情婚姻的基础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本书以五十多部名教爱情剧为研究对象,结合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对剧作的爱情婚姻、科举仕宦、时政世风、戏曲创作观念等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归纳剧作婚姻模式及安排原则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二是概括剧中官职任命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其出现的时代根源;三是考证明清之际社会现实与剧作时政世风描写之间的
    崔武杰文学28.2万字
  • 会员
    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1932—2009)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创作特点是把社会纪实、自传和虚构融于一体,呈现美国中产阶级的风俗生活,厄普代克也因此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风俗作家。然而,厄普代克并不是位容易读懂的作家,其小说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作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词汇和不断变化的宗教观念都增加了作品的阅读难度。本书围绕“对话”这一概念,力求从“继承”与
    哈旭娴文学18万字
  • 会员
    本书稿以敦煌本土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考察五至十一世纪各个时期敦煌作家生平创作情况。从十六国时期的李暠西凉政权,到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再到敦煌归义军时期,立体地呈现敦煌本土文学渐进式的发展历程。其中不乏典型的个案研究,从李暠文学集团,到敦煌遗书P.2555卷72首陷蕃诗与唐代开元时期西北政治格局研究,再到悟真、道真等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本土作家的整体研究。本书稿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展现了五至十一世纪敦煌地
    钟书林文学20.2万字
  • 会员
    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概括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状况,回顾了为这一发展历程做出突出贡献的贝娄、辛格、马拉默德、罗斯等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四大奠基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特征,然后梳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国内外研究状况。从认同、民族认同概念出发,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原因,美国犹太文学建构民族认同的相关举措,为学界开展其他国
    张军文学37万字
  • 会员
    《中外文论(2018年第1期)》共分六个栏目。“中国文论研究”聚焦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名家的文艺理论研讨。“西方文论研究”专栏则着力平均:既有人物专题研究,又有文论史问题勾稽及文论研究的综述。“古代文论研究”则从以人为纲、以问题为纲等多重视角,展示和探讨了古代文论中具体而细致的问题。“译文选刊”则全文选刊了著名美学艺术理论家卡罗尔有关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讲座译稿,以展示当代艺术研究者对古典诗学传统
    高建平主编文学29.5万字
  • 会员
    《诗经》中的《周南》《召南》(简称“二南”),是《诗经》“国风”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诗经》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部分。前贤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宏观把握和系统性不够。而且资料也比较零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运用文学地理学和文史考证研究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地方文献史料,对《诗经》中“二南”的名称、地域及时代进行了辨析;梳理了先秦至近现代“二南”研究的内容、特点及研究价值;探讨“二南”诗歌的
    刘昌安文学31.4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录95位西班牙语美洲当代作家(其中有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6位塞万提斯奖得主),涵盖了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秘鲁、委内瑞拉、古巴、尼加拉瓜、波多黎各、巴拉圭、危地马拉和玻利维亚等国。
    王军主编文学32.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1979年至1985年期间出现的改革小说为研究对象,对改革文学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梳理了改革小说兴起、发展与落潮的大体脉络。结合新时期社会的转型与改革,把改革小说放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加以把握,深入分析了其精神内涵、艺术建构、问题意识与叙事模式等各方面的特质。
    苏奎文学22.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文艺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些文艺论争对当时的政治走向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进入到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地带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对推动意识形态转型的重大意义,再到新世纪头十年文艺学研究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都作了认真的研究。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并不是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七十
    高建平主编文学理论96.8万字
  • 会员
    世界文学现在已成为一个前沿理论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东西方著名学者如弗朗哥·莫雷蒂(FrancoMoretti)、戴维·戴姆拉什(DavidDamrosch)、西奥·德汉(TheoD’haen)、王宁和张隆溪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凌叔华是一位不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关注的重要作家。凌叔华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在她从中国到欧洲的流散经历中,凌叔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并以
    林晓霞文学理论20.3万字
  • 会员
    本书所说“史传”,是用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中所说的“史传”概念,指先秦至晋宋(即《文心雕龙》论述到)的史书,包括《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传与文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史传本身就是文学。史传是文学,首先是一种观念的认同,也就是早期人们对史学与文学同类、同体关系的一种认知。同时,史传蕴含着文学的性质、特点和韵味。其二,史
    邓裕华文学理论24.6万字
  • 会员
    “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属于比较文学中的“理论比较”,文学理论中的“比较研究”。以“细读”为特点的文本分析包括语词分析、结构分析、语境分析三大步,本书从中西文学文本理论中提炼出涉及这三个方面的八组具有可比性的相关范畴,即:“细读”与“熟读”,“至言”、“不落言筌”与“朦胧”、“张力”、“悖论”、“反讽”、“本真的语言”,“隐喻”与“比兴”,“构架——肌质”与“形迹——神理”,“犯中求避”
    李卫华文学理论19.3万字
  • 会员
    在孕育东北文学的诸多报章中,《满洲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东北历史上一份有重要影响的报纸。在《满洲报》诸多的文学史料中,小说创作尤其值得关注。《满洲报》的小说家新老并存,有受传统文化浸润的旧式文人,也有受新思潮熏陶的新派作家。《满洲报》刊载的小说面对现实、反映现实,描写了旧时代东北地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反映了特殊时期的世相人情和民族文化心态。从文学史研究角度,《满洲报》小说勾勒出东北小说发展的原生态
    赵寰宇文学理论19.6万字
  • 会员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由当代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作者共同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集中了天津大学、南
    诺布旺丹主编文学理论3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