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导语

本书选题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处于最前沿的重大问题。这个命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被确定为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战略主题。作者刘祖良参加了导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达两年之久,作为核心研究成员,做了大量比较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此课题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生发——研究城市群视野下的大学群发展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理论与发展策略,研究方案合理,有较大的学术创新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佑中心主任、研究员吴岩

 

视野开阔,作者跳出教育看教育,把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具体问题放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放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国家整体协调发展的总目标下,以城市群和大学群的耦合集聚—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发展关系为切入点,对中国如何基于空间、地缘条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结构,打造城市群、做强大学群,使大学群与城市群共生发展,形成多极互动、多轮驱动创新发展格局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很好政策建议。一些内容和观点,如大学群与城市群耦合集聚—溢出效益的分析,大学群运行特征及发展政策(四维政策组合螺旋)分析,“小极化,大均衡”, “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建设高教强国战略政策建议等,比较具有新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史静寰

 

大学群发展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该书以此为研究对象,选题视角新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意义。本书从城市群与大学群概念、作用的分析论证出发,利用全国性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初步形成的十七个大学群的现状、特点、组织模式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大学群的总体目标、战略框架和功能匹配发展、互动化发展、同城化发展、开放化发展等具体战略,并对大学群发展的评价作了专门分析。其中有许多具有实践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本书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学与大学的关系、大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文东茅

 

本书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实践路径,探讨大学群建设与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耦合机制,进而为从政策的视角为实现高教强国和科教强国献策献计,研究有较强的时代感、现实性、也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毛亚庆

 

大学群的形成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高等教育发展必然出现的现象,大学群的发展对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书研究大学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本书从宏观视角展开讨论,涉及与大学群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十分广泛的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雷庆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能够将大学群的发展与城市群有机结合起来,关注作为空间概念的大学群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视角独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