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全4册)
- 曹德明主编
- 1354字
- 2025-04-07 15:12:33
五 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中英两国国情、制度、历史、传统、风俗等非常不同,但英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能够为我国带来很多启示。
(一)加强地方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在2011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附则中也提到“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43]。但从英国的案例来看,英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没有从顶层设计出发,而是“繁荣”了地方政府的立法,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扮演主要角色。我国在利用中央立法的同时,还可以适度加强地方立法以保护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把非遗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加强产权保护,注重实用性
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与时代相结合、创造性发展,那么淘汰、丢弃是必然趋势。因此,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保护的最有效措施。从英国经验可以看出,把追求经济利益与非遗保护结合起来能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繁荣,从而使其成为著名品牌而经久不衰。因此,我国在非遗保护项目上不仅要关注其实质,还要通过现代商业的形式进行推广,通过创意产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激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成果的产权保护,注重其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三)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保护,加强传播力度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风俗下的特有之物,被列入保护行列的部分遗产是无法被广泛传播的。在当前知识更替非常迅速的时代,必须利用现代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从英国非遗保护经验看,建立有效的电子平台和相应的数据库非常有必要,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为民众构建了一个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空间,对民众进行知识和文化普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结合电影、音乐、科技以及创意等现代化手段;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元素,通过让人民接受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国内外民间资金监管力度
充裕的资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英国,各种文化遗产基金会、慈善基金会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当然,在这些自发形成的基金会之外,还有政府的常规资助。根据我国当前形势,除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项目进行资助外,还应加大民间资金的参与力度。由于国外非政府组织一定程度上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我国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44]加大对其资金来源进行审查的力度,确保其服务非遗保护项目。此外,我国需要对民间组织的资金加强监管。
(五)培养全民参与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参与。从英国的非遗保护经验看,儿童已经开始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在成年人群体中,则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从业人员为中心的专业队伍,并且英国在利用电子化手段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坚持全民参与理念。当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需要从儿童教育方面入手,让孩子从小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成年人中间培养专业化队伍,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并使其得到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以让全民参与其中,培养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