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逐渐从功能、性能和价格的竞争过渡为可靠性和质量的竞争。当企业开始真正关注产品质量时,会发现物料不良是所有质量问题中最突出的,在整机故障中所占比例最大,而且改善起来总是感觉头绪繁多、无从下手,改善效果不明显。
这种困境是由物料质量管理的特点决定的。物料质量管理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包括设计选型、计划采购、质量管理等,因此要求相关人员要有复合性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物料质量管理工作也会涉及企业内多个传统职能部门,如研发部、采购部、质量部等,这些部门在物料质量上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职责很分散,但任一环节做得不好都会对最终物料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物料质量管理是交叉型的边缘业务,要想管好物料质量,对人员知识能力、对企业管理成熟度都有很高要求。
物料质量管理活动包含多个部分,例如物料选型、物料可靠应用、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等。理想状态下,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管理到位,整个系统的表现效果也会得到保证。但遗憾的是,具体到物料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却没那么简单。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虽然都会决定物料质量的结果,但研发、采购、生产等部门的主要目标却不是物料质量,同时质量管理部门因为缺乏资源,也往往对物料质量的改善工作有心无力。这就造成了“都负责,但又都不负责,或者没有能力负责”的物料质量管理困境。
由此可见,物料质量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个物料生命周期的角度着眼,从工具、流程和平台等方面全局筹划、整体推进,仔细权衡物料质量和研发项目进度、采购成本控制、生产管理、库存控制之间的关系,使得物料质量管理和企业发展协调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把物料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笔者有多年企业管理咨询实践工作经验,逐渐形成了“全面物料质量管理”(Total Material Quality Management,TMQM)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包含三部分内容:
(1)技术工具 包含物料基础信息、物料优选、采购策略、变更管理、备用资源、可靠应用、研发物料管理等内容,这些是物料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也是物料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2)管理流程 包含物料选型认证、供应商选择和认证、供应商质量保证、来料质量控制、供应商绩效管理、物料不良处理和纠正预防措施等内容,这些模块首尾相接,可以看成是支持物料全生命周期质量活动的管理流程。
(3)支持平台 组织架构、人员管理和信息技术平台三个模块构成支撑各项技术工具和管理流程顺畅运行的支持平台。
全面物料质量管理已经逐渐形成了完整、统一的体系框架。这个框架来自于实践经验,因此不是空洞的、纯理论的,而是具有极强的操作性的。实际上,笔者利用此框架,已经辅导多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和优化了物料质量管理体系。书中49个实际案例基本上都是笔者亲身经历的。
写作过程不同于培训和咨询,更不同于企业任职经历。通过此书的写作,笔者对物料质量管理乃至可靠性管理的理解更加深入。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没有她们的鼎力支持,笔者很难在繁重的培训和咨询工作间隙完成此书。
欢迎各位读者与我联系,沟通交流物料管理工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