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素问》《灵枢》,医之祖也,即文之祖也。其义理法度传于邃古,非秦汉诸子之所能臆度也;其精神格力(1)比于六经,非秦汉诸子之所能攀拟也。且夫藏府、脉络、阴阳、运气,曲折微渺,至难摩绘,而两经英词风发,浩然沛然,析及毫芒,昭于日月,是神于医而雄于文者。秦汉之际,未闻其人,况秦汉文多奇崛,是书宽平正大,不动声色,而天地万物已在涵盖之中,糟粕精华尽入微言之内,故常以为此三代(2)之盛,涵养有道之士之所为作也。古者,医术以口相授,每历一师,必加润色,谓是增润于三代之后可也,谓非出于三代之前不可也。虽然,世之诋其伪者多矣,辩之即累千百言,亦终不能祛其惑,而又何所轻重于圣经?独其文之可法可师,稍知慕古者,莫不知好。向来选家遗而不录,何哉?徒以隶于方伎而薄之。又其语皆实事,非如空谈名理者之易为讲说也。夫孰知其内益于身心性命,外裨于文章功力,有胜于泛读空文万万者乎!学海不揣固陋,辄仿茅鹿门(3)、储同人(4)评《左氏传》《战国策》文例,取两经之文,为之分析腠理,指点起伏,使览者见其脉络贯通,义理昭著,抑扬顿挫,情韵流连,足以发人之神智,而舞蹈(5)于不自觉也,倘亦昌明圣经之一术欤。是书也,得其精微,可以入圣;而广其功用,亦以济人。和阴阳,拯夭札,儒者之责也,而又不背于文事,儒者不能读此,更责谁读之?而乃竞名利,从(6)嗜欲,大道之要,漠不关及,坐使古法失传,荡然无存,迄今之日,天下不乏有志之士而穷于无所受。每览斯文,未尝不抚膺悼痛也。

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新春人日(7)

皖南建德周学海澄之氏书于蠖(8)

【注释】

(1)格力:诗文的格调、气势。

(2)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3)茅鹿门: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明嘉靖进士,散文家。评著有《唐宋八大家文钞》《史记钞》等,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4)储同人:储欣(1631—1706),清朝宜兴人,字同人,自幼好学,精通经史。著有《左转选》《战国策选》《史记选》等。

(5)舞蹈:手舞足蹈。表示欣庆或颂扬。

(6)从:通“纵”。《左转·昭公二十年》:“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又:“暴虐淫从,肆行非度。”杨伯峻注:“从读为纵,放纵也。”

(7)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8)蠖(huò或):屈身退隐之意。蠖,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