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池浅王八多

前面说到李二的丑恶嘴脸,接着再表。

这回,李二好不容易在众人面前见着朱家大嫂,私底下是不敢见得。

这么多村民面前,李二相信朱家大嫂因为害羞,是不敢捶他的。

嘴里口花花,占的便宜里外都有。没有把门的玩意,李二平日的小心早已不见,污言秽语已是刹不住闸地往外喷涌,后面的话越发难听的紧。

旁边的一二闲汉帮上了腔,世上最可恶的大抵就是这样的人,助纣为虐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真是抬举了他们,何为纣,何为虐,他们也配?

可怜周围的女子尽是软弱之人,没人上前呵斥,或许她们认为朱家大嫂够坚强,朱家的人都是朱坚强。

李家的姑娘媳妇却是不会帮助外人,只会冷眼旁观,用她们的态度诠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肚鸡肠,一地鸡毛。

朱家大嫂只顾低着头不言语,有别于平日的性子,识趣的人或许懂得,那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可惜不识趣的人都在场。

朱家大嫂在没人注意到的时候,已经相中了一块静静躺在地上的厚实板砖,寻思着等会怎么用?

李二这个闲汉斜倚着门框,像个斜放的竹竿,嘴上放炮似的过着干瘾,却不敢过分靠近朱家大嫂。

他的内心却是非常的快乐,值了,平日里见到都要绕道走的母老虎,今天终于雌伏。

在村长家门前到底是不敢造次,朱家大嫂这样的母老虎让他赚足了便宜,虽然说是嘴上的便宜,那也是便宜。

却不防大门早已推开,带起的风里出来一只蒲扇一样的大脚。

砰的一声,也别说时迟那时快了,李家闲汉早已腾云驾雾而去,须臾间,三米远的草垛上就是他的归宿。

原来是站在门内的朱大哥早已是听得不耐烦,好狗贼,招惹谁不好。

李家的闺女媳妇多的是,你尽可招惹,一家亲戚多些亲近才好,偏偏招惹自家媳妇。

平日稳重的性格,即使装出来的也不是用来当软蛋的。

自己平日低调不惹麻烦,是不是惯坏了某些人,再稳重下去,自己就成了王八。

那还能忍,一脚直接踢了出去,看着效果很惊人,在村里面老朱同志可是从来没有那么光棍的,那也是没人敢那么贱的撩拨他。

其实那一脚是不轻不重,他也有自己的考虑,怕门外的娘们少了耐性。

自己再不出手,自家那位母老虎憋不住,对李姓闲汉上家伙,来狠的,可就不好收场了。

他先来一发声势惊人的,给媳妇出出气,所谓虚张声势,里外都要撑场子。

站在朱家大哥后面出来的李村长,看见这一幕,嘴角直抽,眼角直跳。

他不会武,就会觉得平日稳重的朱家人出手太狠,落了李家的面子,倒是听说过外面的人说过朱家的大郎会武,只是从来没见过,会武又怎么着,还得服自己这个村长管。

自己这个没出息的本家侄子李二,没出息怎么着,没出息也是一把好狗腿子,要打要杀还得在李家祠堂里,自己请来家法处置,用着你们朱家人干什么?

这次只怕这个上好的狗腿子要坏了,怕是要遭殃。朱家俩口子真是一对棒槌,平日里,看这个朱家当家人办事很妥帖,啥事都顺着李家这边,没想到也是这么莽撞。

其实他不会设身处地的想,自家媳妇受欺负,哪个男人也受不了。只是占惯便宜的人想法不会这么高尚,也不会为别人着想。

没等他再想下去,围观的人群早已是一阵哄笑。农村人少娱乐,边塞的环境除了造孩子真是别无乐趣。

眼看众人眼里的二流子出了丑,肯定是乐不可支,早前帮腔的两个闲汉更是笑得欢畅,死道友不死贫道,与他们何干,朱大哥没那个闲工夫连他们一块揍的。

看这样的场面一时欢乐无边,存在即道理,农村二流子也有他存在的道理,村里人不止是厌恶,更阴暗的心理也有逗闷取乐的意思在里面。

强者从弱者身上压榨,弱者只有从更弱者身上获得心理满足,否则人生灰暗,没有意义。

“李二,赶紧起来,别装死,朱家大哥可没下死手。”

一个村里很服气朱家大哥的后生高声喊道,他可要给不会武的村长解惑的。

果然躺着那里半天装死的李二,悻悻地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粘的稻草和泥土,自己本人知道毛也没伤一根。

他是被朱大哥揍惯了的人,就好像插头和插座,插得次数多了,别人看着程度挺深,场面挺壮烈。

李二那惫懒的性子,皮糙肉厚的身体,很是经得起朱大哥的蹂躏。

李二的本家人只是一味嘲笑取乐,朱大哥却总是要看不惯的,眼里揉不进沙子。

两人见了面,不管有事没事,练手的同时总是要教育一番,会武的人教育自然免不了皮肉之苦,李二肉盾这个词由此而来,别看李二瘦的和竹竿一样。

可惜的是李二是个浑人,不把朱大哥当成好人,分不清好坏,只知道一直揍他的人,肯定对他不好,很朴素的认知观念。

李二只是眼前也是无法,不忿也要忍着,睚眦必报说的人,也得有实力不是。

“好了,大家散了啊,那个怪声音应该没什么大事,现在不是不响了吗?不放心的话,明一早朱家的大侄子会带着几个棒小伙带上家伙事,去看看。”

村长和朱大哥点点头,这边转头安排人,

“李石头,你去。”

村长安排的第一个人就是刚才跟自己解惑的青壮后生。

丫的,一个姓的,胳膊肘往外拐,老子需要你解惑,欺负我不懂武嘛,好嘛,自己是不懂武,但自己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过的桥比你走得路还多,没见过世面的雏鸟,大概还是个处吧。

我自己慢慢也能看出来朱大不是动真格的。

李村长这样想,你不是想和朱大亲近吗,正好,给你安排一下,蠢小子,说不定还得感谢我呢。

这样想着,一根筋的李石头也是这样做的,“好嘞,大叔,我明天就去,一定听朱大哥的”

村长翻翻白眼,我可没让你听他的。

只是不再言语,又安排了几个旁姓的小伙子,安排完觉得不妥当,毕竟李姓的人最多,就把好吃懒做的李二也给捎上了明天出发的名单。

真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