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

于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今天,中日两国有关政府、行业机构和重点企业就电动汽车未来的热点话题在这里进行讨论,也会为明天的主题论坛垫场预热,我来谈一谈中日汽车发展趋势和今后合作的建议。

大家都知道,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共同战略选择。虽然受产业基础、起步时间和发展战略等因素影响,全球电动汽车发展很不平衡,但主要的汽车工业国家和主流企业已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重要的战略支撑,部分国家和企业甚至已将禁售燃油汽车列上日程。据统计,2018年1~7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200万辆(含普通混合动力汽车)。中日两国电动汽车销量处于领先地位,两国总销量超过120万辆,占全球市场60%以上份额。因此,中日两国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有效的沟通,推动两国行业、企业达成更广泛的合作,这也是我们举办本次中日对话会的初衷。

就技术路线来看,中国以推广纯电驱动汽车为主,2018年1~7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2%;日本则以推广普通混合动力汽车为主,2018年1~7月,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6%。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各个国家、各个企业的技术路线不同,但每一种路线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已经在电动汽车的顶层设计、财税扶持、技术创新、规范管理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尤其是财税补贴政策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虽然补贴政策会不断收紧甚至逐步退出,但是以双积分政策为代表的约束性政策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非补贴的功能性政策将进一步拉动电动汽车消费,提升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力。

中国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持续加快发展,尤其是“三电”的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成本不断降低。中汽中心[1]重点参与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动力电池系统的比能量将达到350kW·h/kg;系统成本将达到0.8元/kW·h;电机20s有效比功率将达到5kW/kg;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将达到50kW/L。预计未来十年,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及产品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有望接近传统燃油汽车。

在电动化大背景下,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将得到重塑。资本和新企业的不断涌入,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新思维和新模式。在制造环节,可以根据用户喜好进行定制化生产;在销售环节,以4S店为主的传统销售模式将受到以新零售和直营体验店为代表的新型销售模式的冲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推动传统汽车企业的服务方式在发生显著变化。汽车企业不能仅仅是提供单一的汽车产品,而是要为消费者提供基于移动出行的全方位的服务解决方案。

“电动+智能网联”将成为出行生态圈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在汽车及交通领域的应用,现有交通出行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以共享、电动、智能等为特点的新型出行生态圈正在构建。在这个新型出行生态圈中,电动汽车将成为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尤其是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解决人们出行需求的重要方式。电动汽车产业链与智能网联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且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会不断加深。

第二部分,给大家报告一下中汽中心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主要工作及成果。中汽中心在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等领域长期向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协助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主管部门开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研究,参与制定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等对电动汽车发展至关重要的政策。中汽中心是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负责组织行业开展国内电动汽车整车、电池、电机、接口等相关标准研究和年度制修订工作。同时,中汽中心是WP29[2]中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是电动汽车国际标准的国内归口单位,全面负责参与标准及技术法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汽中心还协助国家主管部门承担电动汽车企业、产品准入许可等重大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工作。

中汽中心在电动汽车检测试验、认证、工程开发等方面已形成全面的技术服务能力。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了电动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产品定型试验、型式认证试验等工作,试验能力涵盖整车安全性能、经济性能、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充电性能、电磁兼容性能、关键部件性能等领域。中汽中心是中国唯一一家获得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授权的 ISO/TS16949认证机构,具有电动汽车的管理体系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服务认证等服务能力。此外,中汽中心还具有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工程开发能力。

中汽中心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行业服务为主体,基于行业共性需求,打造了多个行业共性研发与交流平台,旨在推动全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EVTEST聚焦电动汽车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关注的各项性能,对电动汽车整车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为消费者提供更接近实际运行状况、更全面的电动汽车性能数据和星级评级。中汽中心牵头负责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与开发”项目制定了更符合中国实际道路情况的“中国工况”。

中汽中心积极进行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探索,分别在电动汽车整车、车用动力电池、车用驱动电机等领域引入战略投资者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经营。

各位嘉宾,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互补性,合作空间巨大。建议中日两国以“技术、标准为牵引,项目合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双方各自技术优势和先进经验,推动双方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检测认证等多方面的合作。中汽中心愿意发挥“行业智库”和“桥梁纽带”的作用,与日方有关机构、行业企业共同打造政策与标准法规、测试评价、核心技术、软课题咨询、国际论坛等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中日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嘉宾简介

于凯

现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机械工业联合会理事,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