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上市公司聘用海归高管的动因分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批中国企业产生了跨国经营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或谋求海外上市融资,或酝酿海外兼并收购业务,或拟开拓海外市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发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篇章中的最强音。人才短缺问题是困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更加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支撑。

面对国际化进程中的种种挑战,中国企业开始调整高管团队结构,试图引进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由此完成海外扩张之路。与本土成长起来的高管相比,海归高管大多拥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学习或工作经验,具有复合型的专业知识和背景,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较为前卫的思维观念和国际化的视野,不仅能利用社会网络资源与全球性的采购商、供应商以及资本提供者进行良好对接,还能帮助企业跨越海外市场扩张中的诸多文化障碍,因此倍受上市公司青睐。此外,海归高管还具有“明星效应”,依据信号传递理论,聘用海归高管能够向外界传递公司重视人才、积极向海外扩张的有利信号,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现实中不乏优秀的海归人才带领企业走向辉煌的成功案例,海归高管在高科技行业、金融领域及互联网等行业不断崭露头角。例如,2010年,TCL集团在公司海外并购项目处于扭亏攻坚的关键时刻,启用具有海外背景的韩方明作为公司高管。韩方明曾经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拥有出色的外交经验和国际视野。韩方明的加入完成了TCL决策层的“新陈代谢”,极大地推动了TCL集团在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利用海归人才打赢国际化硬仗的出色代表。再如,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毕业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30岁时就在美国硅谷挣到人生中的第一个百万美元,并获得风险投资商的投资,回到国内成立了百度公司,其在海外学习到的先进的技术和前卫的思想观念为百度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搜狐董事长张朝阳也曾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在美国接触到互联网的新兴科技和理念,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风险投资家的资助下回国创业,成为中国内地“互联网第一人”。李彦宏和张朝阳均在多种场合坦言,在海外的学习历练、遇挫时的打磨成就了他们日后的创业之路。又如,滴滴打车总裁柳青于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高盛集团工作,后来回国加入滴滴打车创业团队,帮助滴滴获得海外融资及开拓国际业务,还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主导了滴滴与快的公司的合并。

然而,海归高管是否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也值得关注。由于中国与海外的市场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久居国外的海归人才对国内市场环境的了解不足,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较多停留在类比和猜测的层面,对市场走向的把握能力较差。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海归高管较难适应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在国内形成和积累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企业的业务往来和经营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有些技术出身的海归高管可能在专业技能方面表现优异,但是在市场开拓与资源获取方面存在较大劣势,可能过分看重细节而缺乏宏观意识。在此情形下,如何帮助海归高管适应中国市场,更好地将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也是政策制定者需要思考的议题。海归人才引进政策应该不止于引进,还应更多地考虑文化融合因素、给予海归本土化落地辅导和支持。

在此宏观背景下,本研究试图探讨海归高管对中国企业转型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挖掘其影响路径和经济后果,为企业层面的“智力资本回流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级管理者仍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稀缺资源。基于微观企业大样本数据研究海归高管的影响及其路径仍是较为新颖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