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生克法让不良情绪难以任意泛滥

情志失调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它任意泛滥。其实,我们现代人也可以用情志生克法来治愈情志病,情志生克原理实际上还是五行相克,这也是《黄帝内经》中特别提到的方法。

喜胜悲,快乐就能战胜悲伤。喜是火,悲是金。用五行的说法就是火克金,火是可以把金属熔化开的。火是散的,气是气结、凝聚的,因此悲要用散法。在什么情况下会喜胜悲呢?比如说我们白天工作非常疲惫,又受到领导的批评,心里很憋闷。有的人就会去喝酒,认为一醉解千愁,其实不然,喝酒只是让你暂时把烦恼忘记,解决不了你的郁闷,但你可以去听听相声,看看搞笑的电视剧或东北二人转,都可以让你开怀一笑,从而调节悲伤的心情,这就是喜胜悲。

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也就是金克木,肝主怒,大怒则肝火不能收敛,因此用肺金收敛的方法来降肝火。在一个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很坏的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可以把他的怒火熄灭。

恐胜喜,就是恐惧可以战胜因为过喜而涣散的心,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范进好多年都没有考上,一天终于考上了,就高兴地满街跑,心神全散了,他惧怕的岳父过来一巴掌就把他扇清醒了,这就是“恐胜喜”。

怒胜思,就是愤怒可以战胜思虑。《华佗传》里记载着这样的一个病例: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里有淤血。华佗收了这个郡守很多礼,但不是给他治病,而是写了一封信来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华佗的信一下子把他激怒了,怒则气上,这样就把他胃中的淤血一下子全倒了出来,他吐了几口血,病反而痊愈了,其实,这是华佗的治疗方法,那个郡守是因为思虑太多而得的病,这就是“怒胜思”。

细节提醒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有的人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们对他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思胜恐,思虑是可以战胜恐惧的,也就是说你把问题想清楚了,也就不害怕了,这就是土克木,因为恐属水,土是脾,而脾主思。古代有一个人整日害怕死亡,常感死期将近,后来他的家人找到了当时的名医卢不远为他诊治。卢不远便留他住在自己家里,病人觉得医生在身旁,便放心了许多。后来卢不远又介绍他去找和尚练习坐禅,经过一百余日的闭目沉思之后,病人的恐死心理终于消除。

所以,现代的人完全可以通过情志生克法来治情志病,当你产生某种不良情绪时,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