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基本情况

一、智能制造项目技术特点

1. 创新应用先进的国产智能纺纱装备

基于变频技术,打造全电子控制的纺纱装备;基于机器视觉和光学检测技术,升级纺纱装备的产品在线智能检测功能,实现产品的实时在线检测;基于智能远程设备数据及状态采集与维护技术,及时掌握设备的状态。

2. 创新研发全流程智能物流系统

以基于数字化标识的智能仓库为基础,进行堆垛机、AGV、输送吊装等装置的智能化改造,全面建立自动物流配送与控制系统。

3. 首创回花智能收付系统

使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落尘、回花、回条、回丝与全流程自动化收集、分拣、打包设备融为一体,形成从原料抓取到络筒打包的全流程回花智能收付系统。

4. 创新应用智能纺纱管理系统

形成以物流、调度和自动配棉为基础的协同化新型生产制造系统,通过大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及生产信息的追溯,打造以精益、精确、精准为核心的智能纺纱车间,建设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管控平台。

二、智能制造项目实施效果

1. 突破装备技术短板,使国内智能纺纱摆脱了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最新研制的全流程智能纺纱物流输送系统、输送换卷接头全自动精梳机、单台单锭单眼的智能故障检测及远程运维系统,均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了行业的关键技术短板,使国内智能纺纱摆脱了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2. 解决系统信息孤岛、缺乏全流程智能管理过程支持的问题

本项目面向多设备、多工序、多产品的高效、自动生产需求,基于高精度自动化生产装备进行智能化扩展,建立与MES深度信息物理融合的自动化高效生产系统,支持设备状态的实时统计和过程监控,以及生产线实时报警的自动处理。

3. 解决传统纺纱生产不能全程实时进行质量监管和追溯的问题

在纱线产品生产中全面引入数字化标识,全面记录每一个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时间、生产流程、质量测试等信息,从而形成产品生产数字化档案。

4. 解决流程分散,物料多,缺少智能存储、输送和管控的问题

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进行存储和智能管控,通过AGV、标准托盘、自动堆垛机和导轨输送系统,进行自动化搬运、存储和智能管控,很好地解决了物料及产品的存储和管理问题。

5. 解决目前纺纱系统缺乏自动在线测试和智能管控功能的问题

本项目通过实时检测产品质量和机器状态,自动进行工艺和参数选择,对设备进行智能管理,自动完成所有项目测试并自动生成测试结果。

6. 项目完成后,将在以下七个方面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1)生产效率提高22.65%。项目实施前,锭速15500转/分钟,单产13.07千克/千锭;项目实施后,预计锭速可达18500转/分钟,单产16.03千克/千锭。

(2)运营成本降低25.97%。项目实施前,万元产值的运行成本为3931元;项目实施后,预计万元产值的运行成本为2910元。

(3)产品升级周期缩短40.00%。项目实施前,产品升级周期为10天;项目实施后,预计产品升级周期为6天。

(4)产品不良率降低42.31%。项目实施前,产品不良率为26%;项目实施后,预计产品不良率为15%。

(5)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4.12%。项目实施前,单位产值能耗为0.85标准煤;项目实施后,预计单位产值能耗为0.73标准煤。

(6)产品质量工艺100%可追溯。

(7)万锭用工降低71.70%。项目实施前,万锭用工53人;项目实施后,预计万锭用工15人。

三、智能化改造合作情况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纺机”)是本项目的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负责提供全套的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纺纱生产线控制系统、全流程物流输送系统,并负责管控软件系统的开发,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在线监测,以实现全流程纺纱智能化管控。经纬纺机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以厂为家、紧抓实干、攻坚克难,协助裕大华集团完成项目的安装调试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1. 尖端技术人才缺乏,不足以支撑智能纺纱新模式的高效应用

目前正处于智能纺纱新模式应用的初期,尚有很多新问题需要高技术人才予以解决。裕大华集团将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尽快组建一支高技术人才队伍。

2. 全新的产品结构和全新的智能设备对产品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中心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产品研发中心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外聘行业专家,聚力聚智,提高创新研发能力。

3. 100%数字化率对于互联网网络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裕大华集团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增加网络安全设备,提高网络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