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拉肚子和鲁迅漫谈

我还在海大上课,中午接到尘尘班主任电话说孩子吐了,接回家或带着去医院看看吧。他昨天吃了个辣鸭脖,喝个冰箱刚拿出来的酸奶,还吃了老妈兔头,吃了草莓和蓝莓,没敢吃西瓜……早晨吃了多半笼包子,一个茶叶蛋,半碗多小米粥。中午又吃了多半个小馒头,一碗多稀饭和一些菜,一块蒸苹果……我说让他少吃点,他说饿,眼馋嘴也馋……他爹心疼的不行,放学又问想吃啥他买点。晚饭我一直拉着让少吃点,他爹怕他饿着一直引诱,下班买了丑橘和梨子,还让我明天买鲅鱼……猪队友拉后腿,有时候得打入冷宫[敲打][旺柴][吃瓜]

吐了四次,学校拉了两次,在家又拉了两次,不过他调整的快,两点多就和我绘声绘色和连说带比划讲他在学校呕吐的光荣事迹,还有老师同学和门卫大叔表情、动作和语言……

#左手抱娃右手天下#鲁迅越是在一个躁动混乱的时代,越需要一个沉静倔强的灵魂。京沪研究和地方研究视野碰撞。听不同的老师讲不同视角的鲁迅研究和追本溯源,总是觉得很丰满又欢喜。侯洪雁:学到的知识终将忘记,没忘的是思维方式。

看花,看海,相约海大,看一场花缀枝头和落英缤纷,闻一路花香满径,撒一身人文社科……很多时候是放松,也是充电,是拓展认知,是补充知识体系,也是空杯心态。曾经读鲁迅、仿写鲁迅和研究讨论鲁迅的那些日子,那些读过的书,写过的文字,融入血液和骨肉里,成长为生命的一部分。

就像很喜欢的一位女老师谦虚说的我们读的时候感性大于理性,更多时候因为共鸣和懂得,很多时候研究历史为了照亮现在和指导生活,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很多时候这些一个个小轮回或古今中外对照中,我们感受着时代的召唤和个人的舍身取义或三观形成,文风如人品,周氏两兄弟的渐行渐远和异同选择,总是让我们看到生命痕迹和人生无常,在历史长河里,无论百家争鸣还是百花齐放,无论顺应历史还是倒行逆施或偏安一隅,都是命运齿轮环环相扣,也是胚胎发育到生死离别……

写作到底是为了迎合大众还是为了身心灵个人抒发,是战斗或呐喊,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是江湖风云录,还是自己私密花园记,是割裂偏颇,还是合和圆缘……很多时候,一念起,一念灭。

曾经年少轻狂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曾经青春懵懂也曾为赋新词强说愁,曾经叛逆时代也曾因梦送钱财……或许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人生,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链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成了我们如今独一无二的自己,能搏击长空,亦云卷云舒,能志存高远,也清净无为……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时代,是命运使然,还是偶得之……也曾带着思想镣铐跳舞,也曾夜高风黑孤独寂寞冷,也曾相识相知恨晚,也曾潇洒人间烟火……或许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与超越。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鲁迅,也有自己的红楼梦和三国,希望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的更高,走的更远,也能在模仿与超越中有自己的一部生长和留笔。年纪越大越懂得不喜形于色,不在文字或为人处世里流露太多棱角和偏激,也只是在自己的私人小圈子分享一些小心思,或永远埋藏一些言论……书生意气和空谈误国,曾经是我们,又不仅仅是我们……人生海海,因果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