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慕虚荣的青少年,你终会迷失自己
我们都有自尊心,然而,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或过于看重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虚荣心,形成好性格,否则,你就可能因为虚荣而使价值观和人生观扭曲,甚至通过炫耀、卖弄等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荣誉与地位。这样的人往往是华而不实、浮躁的,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很自负、忌妒心重;在学习上不刻苦。相信很多青少年朋友都读过法家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主人公艾玛一个富裕的农民的女儿,曾经在专门训练贵族子女的修道院读过书,尤其喜欢读一些浪漫派的文学作品。虽然现实生活很残酷,但是艾玛却经常沉浸在自己虚构的奢华生活中无法自拔。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强烈反差,使她非常苦闷。成年之后,艾玛嫁给了包法利医生,但是,医生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供她挥霍,而且,艾玛非常讨厌其貌不扬的包法利及其满足现状的个性。即使生了孩子,艾玛的母爱也没有苏醒。她一心一意、执迷不悟地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竭尽全力地满足自己的私欲,梦想着有朝一日过上贵妇的生活。为了追求浪漫的爱情,寻求她心目中的英雄,艾玛先是受到罗多尔夫的勾引,结果被欺骗了;后来,她又与莱昂暗中私通,中了商人勒乐的圈套,最终导致负债累累,不得不服毒自尽。
在这篇小说中,福楼拜批判了艾玛爱慕虚荣的本性,也深刻地批判了社会的畸形。这种批判引人深省,令人警醒。
虽然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其实,现代社会,很多青少年朋友也有虚荣心,他们喜欢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攀比,有些青少年花钱如流水,生活奢侈;许多孩子每天都有很多零用钱,他们认为:不管花多少钱,别人有的,我也要买,绝对不能输给别人。不合口味的食物、不满意的玩具,即便是刚买的,也会毫不客气地扔掉,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攀比、爱慕虚荣、追赶流行的心理自然让孩子们之间产生了所谓的“人情”,即靠金钱和物质来维持交往的友谊。很明显,人以群分,有相同心理的孩子们会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朋友圈,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形成了“社会隔离型”性格,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当然,青少年虚荣心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其中多半和不良的花钱习惯有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元到现在的几十、上百元,而很多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家长怕他们在学校吃不饱、穿不暖,零花钱更是有增无减,他们在家长的“默认”和“纵容”下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知道有钱就花,花完了再向父母要,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们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金钱观严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逐渐迷失自己,变得极其爱慕虚荣。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虚荣心理的话,轻则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严重的会使我们产生心理疾病。
心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