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二)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壹 《悯农(其二)》创作背景

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太阳朝大地吐着火球,仿佛要把大地上的一切都烤熟了。这时,李逢吉向好友诗人李绅发来吃饭邀请,李逢吉命人把所有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都给自己送来,而在他们的对面,便是顶着烈日挥汗如雨的农民,他们滴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一颗颗饱满的米粒。李绅看了心里非常难受,无心动筷,可此时回头却看到好友李逢吉早已大快朵颐,酒足饭饱,并且还把剩下的粮食倒了,李绅非常生气又非常同情辛劳的农民,于是拍桌写下了这首《悯农(其二)》。

贰 译文

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农民还在扛着锄头辛勤劳作,如雨下的汗水滴入了泥土,有谁知道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作得来的啊!

叁 简笔画古诗

肆 快速记忆

字头串联法:锄、汗、谁、粒。谐音转换:除汗谁厉,想象除汗谁更厉害。

伍 赏析

《悯农(其二)》描绘了烈日当空,农民正扛着锄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一二句交代了农民劳作的时间、地点,衬托出天气的恶劣和农民劳作的艰辛;三四句抒发作者的感慨,言外之意,我们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道理浅显易懂,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同情,呼吁人们珍惜每一粒粮食。

陆 作者介绍

李绅(772—846年),汉族,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因同情农民而作《悯农二首》,因此被誉为“悯农诗人”。好友元稹、白居易。他还参与过对文学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新乐府运动。著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柒 思维导图整理一图把握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