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说新语:中学生版(全二册)
- 范子烨 贾骄阳注解
- 637字
- 2023-05-31 09:14:20
避难携人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①,有一人欲依附②,歆辄难之③。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④,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⑤,宁可以急相弃邪⑥?”遂携拯如初⑦。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德行13)
【注释】
①王朗:字景兴,汉魏间人,魏文帝时任司空。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时的动乱。 ②依附:跟从。 ③难(nán):意动用法,以……为难。 ④所以:表示原因。疑:迟疑,犹豫不决。 ⑤纳其自托:接受了他托身求助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⑥宁(nìng):难道。 ⑦拯:救助。
【必备文言词汇】
辄 这里是“就”的意思。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辄”还有“立即”“常常”等意,须依据上下文判断。
【译文】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船跟从他们,华歆就认为这事难办(要拒绝他)。王朗说:“好在船中空间还宽裕,为什么不行呢?”后来贼人追来,王朗就想丢下所带的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疑虑的原因,就是怕出现这种情况。(可是)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难道可以因为情势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照旧接纳并救了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判定了华歆和王朗品行的优劣。
【解读】
华歆对待别人的请托十分谨慎,考虑到之后的难处,然而接受之后,无论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都不会相弃。可谓谨言慎行,重信重义。王朗乐于做好事,愿意与人方便时尽量与人方便,但这是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一旦有了风险,他就出尔反尔。这样的人轻率善变,有始无终,与华歆一比,高下立现。
【写作运用】
主题:信义 担当 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