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李陵为人们所熟知的,还是他投降匈奴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特别是他和苏武的交情,更让他们成为了一对截然不同的案例。李陵在匈奴20余年,与在匈奴持节不屈的苏武泣别的故事广泛流传,在历代诗歌、绘画、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中不断被歌咏、演绎。传世诗文有《苏武李陵赠答诗》《答苏武书》《别歌》,其中《苏武李陵赠答诗》在文学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所谓的“苏李体”,但很多学者认为现存的苏李诗为后人伪托之作。在李陵和苏武对话的过程中,李陵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对投降这一举动的悔恨,也体现了李陵的赤子之心,这让人们不禁对这位英才有了更深的怜悯之情。李陵、苏武都不愧为汉朝忠臣,但因缘巧合却让他们的人生轨迹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这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苏武的父亲苏建是杜陵人(今陕西西安),苏建以校尉身份跟随卫青进攻匈奴,受封为平陵侯。曾以将军身份修筑朔方城,以卫尉身份担任游击将军,跟随卫青从朔方城出兵。再后来以右将军身份跟随卫青从定襄出兵,因部下赵信叛变投降匈奴,苏建率领的军队损失很大,按律当斩,花钱赎罪为平民。此后又担任代郡太守,在任上去世。苏建有三个儿子,苏嘉担任奉车都尉,苏贤担任骑都尉,苏武是他的二儿子。苏武,字子卿,年少时受父亲保举在朝中担任郎官。不久调任掌管鞍马鹰犬射猎的栘中厩监。
当时,汉朝连年征伐匈奴,双方都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但匈奴常常背信弃义,先后扣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十几批使者。汉朝也针锋相对,也扣留了匈奴相同数量的使者。武帝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即位,由于刚刚摄政,权位尚未稳固,深恐受到汉朝的袭击,便说:“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并把长期扣留在匈奴的汉朝使者路充国等送还汉朝。武帝深表赞许,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单于礼物,以回应匈奴对汉朝的善意。
于是,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还有临时委派的使臣常惠及临时招募的士兵、侦查人员共100多人出发了。到了匈奴,苏武赠送财物给单于,却发现单于对待汉使非常傲慢无礼,与汉朝此前的设想截然不同。正当苏武完成出使任务,准备启程归汉时,匈奴内部发生了一场谋反事件。
在苏武还未到匈奴之前,匈奴缑王就与虞常等密谋,要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而后投奔汉朝。缑王,是匈奴浑邪王姐姐的儿子,之前与浑邪王一起投降了汉朝。后来跟随赵破奴攻打匈奴,因兵败投降匈奴。虞常原来跟随卫律出使匈奴,卫律变节投降匈奴,虞常不得已也随之投降。虞常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他思念家人,一心想回归汉朝。以前虞常与副使张胜的关系很好,便私下对张胜说:“听说皇上非常痛恨卫律,我能替朝廷射杀卫律,这样我的母亲和弟弟就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赐。”张胜答应了他,并送给虞常一些礼物。
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外打猎,只有阏氏和几个子弟在家。缑王和虞常纠集了七十多人准备起事,不料有一个人夜间逃跑告密,单于的子弟发兵镇压,缑王等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此案,张胜担心虞常会供出自己,这才把此次策反的前后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已至此,我一定会受到牵连,如果等到受辱再死,更对不起国家。”于是就想自杀,张胜、常惠连忙拦住他。
虞常果然供出张胜,且鞮侯单于大怒,召集贵族商议,想杀掉汉使。左伊秩訾说:“如果谋杀卫律就要处死,那谋害单于,该如何加重处罚?应该让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苏武来进行审讯,苏武对常惠讲:“我们是大汉的使臣,如果受此等羞辱,有辱使命,就算活下来,将来又有何面目回汉朝!”当即拔出佩刀自杀。卫律大吃一惊,慌忙抱住苏武,派快马招来巫医。巫医按匈奴本土的治伤方法,在地上挖了一个洞,用火把洞周围的土地烧热,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洞口上,让人踩踏他的背,直到把身体里的淤血都逼出来。
苏武昏迷了半天,终于苏醒过来。常惠等哭着用车子把苏武载回汉使营地。单于被苏武的忠诚、侠义所震撼,朝夕派人问候苏武的伤情,把张胜关了起来。
苏武求死不得,又会有怎样的命运等着他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