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异林求生1

史蒂夫穿上了衣服,外形俊美英朗,和之前那没胳膊没腿,就俩大泡眼的造型不可同日而语,身高比二呆还猛点。

我说道:“行啊史蒂夫,这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赶上浪里白条了,没想到你原本长得这么英俊。”

史蒂夫说道:“周,别开玩笑,也许回到了咱们的世界我就会迅速衰老呢?这身体谁知道能保持多长时间。”

我说道:“必然不会,黑水至宝是何等威力,估计你回去后便会被你们国家的秘密部门收入麾下。”

史蒂夫说道:“也许海军情报部早就改组了,谁知道呢,先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二呆说道:“你俩别聊后事儿了行么?这虽然没有德国机械兵团,但看着也不怎么正常,咱还是要找物资啊,没食没水的,咱们先活下去才能有回去的机会。”

我说道:“怎么就后事儿?你说话够晦气了,我看这挺好,青山绿水的,满地植物,空气清新,富含氧份,比在那帮德国鬼子的地盘闻机油味不强多了?”

二呆说道:“哦,那你能分辨那堆蘑菇和植物哪些能吃进嘴么?你看小嫂子,施法之后有气无力的,要赶紧给她弄点吃食啊。”

我皱眉道:“这次也没带着蓝姐来,而且看样子这堆植物也不是咱那常见的品种,咱先休息一会,把气喘匀了再说。”

谢明德说道:“达瓦里希,不要着急,咱们休息一会去周围调查一下。”

二呆说道:“小嫂子认识捆住我的那红树,说明这植物她是认识的,一会咱等她休息好了问问。”

我点头称是,歇了有那么十分钟左右,云燕说道:“五哥,我恢复了一些力气,咱们找个地方当庇护所才好,至少要找个临近水源的地方。”

我问道:“你认识这的植物么?”

云燕说道:“认不全,很多连见都没见过,只有捆住二呆的那棵树我有印象,还是从资料里看的,不过这蕨类树应该早就灭绝了。”

我点头道:“灭绝了……我听老魏和柴蕊说过,煤矿就是这堆蕨类植物变的,说是那什么乌盆记的年代形成的煤层?”

云燕笑道:“五哥,乌盆记是戏曲曲目,那是泥盆纪,蕨类植物在地球地质年代中,以古生代最为繁盛,古生代中的泥盆纪和石炭纪是这种植物的生长巅峰,他们几乎覆盖了咱们整个星球的地表。”

二呆问道:“那咱们是不是因为镜子没恢复,一下给弄上古时代来了?这再有点远古大虫子恐龙什么的怎么办?”

云燕吸了吸鼻子,说道:“不是巨虫时代,那是石炭纪,蕨类植物确实出现在石炭纪早期,可那时候空气中含氧量达到三成以上,咱们持续呼吸会有四肢无力的氧中毒现象,这里应该没那么高的浓度,不会有巨虫,至于恐龙的出现是中生代的事情了,和蕨类植物最繁茂的古生代差了数千万甚至上亿年。”

我说道:“也就是说,这里蕨类植物繁盛,含氧量却没那么高?咱们不能依靠植物繁茂程度来断代,这可能也是失落在夹缝中的空间而已,都歇的差不多了吧?云燕你把手枪给我,史蒂夫,你现在有胳膊有腿,拿上我这德国44步枪,咱们分以下弹夹,侦查一下有没有合适建造庇护所的地方。”

云燕说道:“之前困住二呆的树我在图书馆里看到过,这至少能说明植物种类都是在咱们的世界出现过的,咱们也可以寻找认识的品种来用。”

一行人起身顺着出了这林间空地,又钻进了林子,前面是一个小山脉,我们折断了一些蕨类植物的粗枝干,充当打蛇棒,顺着缓坡奔山上前行。

走了大概几百米,云燕发现了一丛植物,她喊道:“五哥,等一下,这有一株我认识的品种。”

我们围在这一株如同铁树般的植物旁侧,叶子和加长的含羞草类似,云燕用刺刀尖轻挑蕨类植物茎秆,汁液渗出时她接着说:“这是水龙骨蕨,茎芯和根状茎含可食用淀粉。”

她说完这句话我们立即用工兵铲斩断一米高的蕨茎,史蒂夫用刺刀剥开纤维质外皮,取出茎芯的动作娴熟得惊人,他说他这是从一战老兵那里学来的技术,起源于北非。

云燕说道:“水龙骨目是真蕨亚门、薄囊蕨纲中最大的一目,最早蕨类植物学家曾将所有真蕨类列为一目,故本目又名真蕨目,1905年丹麦蕨类学家克里斯滕森将真蕨目分为10个科,直到40年咱们中国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才将水龙骨科分为三十三科,从而结束了真蕨类中存在的纲目混乱的状况,引起了当时国际蕨类学界的争论和重视,并在其后的年代里逐渐为各国学者所采用。”

二呆说道:“这什么龙骨蕨类附近还有不少,咱们多收集点吧。”

云燕点头道:“对,只要收集根状茎,也就是俗称的蕨根,弄上一捆,然后咱们找水源就好,水龙骨喜湿,能水生,五哥刚你撅地的时候泥土湿润,附近肯定有泉水小溪。“

二呆问道:“地质学还真是有用啊,小嫂子你再给说说,咱们去哪个方向找?”

云燕点头道:“水龙骨蕨的根状茎会向水源方向延伸”。云燕接过二呆递过来的用工兵铲劈开旁侧蕨丛,露出地下虬结的褐色根须后,接着说道:“看这些次生根的走向,水汽大的地方根系就密集,咱们顺着走就行。”她抬起头,指着山脉东北方。

顺着虬结的根系指向,往东北方行进不到三百米,穿过密林,空气逐渐湿润,我们也听到了涓涓流水的声响。

史蒂夫突然抬手示意停止,工兵铲刃口反射的冷光中,我们已经看到蕨类屏障后腾起氤氲水雾。

拨开最后一片鳞木蕨叶,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屏息,五米宽的溪流在黑色玄武岩河床上蜿蜒,水面浮动着蓝绿色藻类,两侧岩壁布满孔洞和分析,汩汩渗出无数道清泉,汇聚在小溪中。

云燕用刺刀挑起一片蕨叶放入水流,她和说道:“这是活水,叶片以每秒10厘米左右的速度漂移,流速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