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斌说:“如果能起到一丁点的警示作用,就算我没白忙活。”
“您才拍完两集,后几集很快就能上线吧?”
魏斌不置可否的说:“耐心等待吧。”
“我翘首以盼。魏老师,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魏斌叹了口气,“没问题。”
————,————
“老倔头,他要出来了。”老太太躲在一棵行道树后,给同伴打电话,“你检查一下那东西,看好不好使。”
“放心吧,一打开滋滋响。”
“再说一遍咱们一会咋弄。”
“你缠住那女的,我弄那男的。”
老太太叮嘱道:“机会就一次。”
“我知道!”
把手机揣回口袋,老太太颤巍巍的向走出美发店的一男一女走去,在擦肩而过时,她和专注于手机的女人撞肩。
诶呀一声,老太太摇摇晃晃的跌坐在地上。那女人顿时不知所措的愣在原地。
“老、老人家您没事吧?”她伸手想将老太太搀起。
“别动!别动我......”老太太愁眉苦脸的说,“脚有事儿,嘎嘣一下。”
“怎么回事?”走出去几步远的男人回头看去。
女人脸色煞白的回答:“魏老师!我好像撞到人了......”
魏斌眉头紧皱,盯着瘫坐在地上的老太太,“你还等什么?叫救护车啊!”
“我这就打120!”
魏斌厌烦的掏出手机,查看‘抖手’后台的私信。
“奶奶,您需要帮助吗?”一个女人的声音突然响起,魏斌下意识的抬头看去,顿时瞪大了眼睛。
“老爷子,这东西危险,还是我替您拿着吧。”身后传来玩世不恭的调侃,魏斌猛回头,这才注意到自己身后站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什么情况!?”他大惊失色。
“没事。”侯伟微微一笑,把从身旁秃顶老头手中夺来的电击棒揣进口袋,“一点小意外。”
“......”
石晴雪小声说:“奶奶,您能自己站起来吗?别害怕,我是警察。”
秃顶老头一听这话,下意识就要跑,侯伟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大爷,着急回家做饭?”
“别动我!我心脏病!”
侯伟冷哼一声:“甭来这套,您这体格子可比有些小年轻强多了。走吧,咱们换个地方聊。”
“我啥都没干!”
“别着急承认,还没问呢。走吧,各位,咱们坐下聊聊。”
片刻后,一行人在附近一间饭店的包房内落座。石晴雪坐在两位老人之间,侯伟站在包房门口,摆弄着从两位老人身上搜出的违禁物。
侯伟讥讽道:“电击棒、手铐、锤子、榔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要绑架呢。”
老太太低头不语,秃顶老头则是挺着脖子回呛:“你们警察有啥了不起的!我闺女死7年了,也没见你们顶个屁用!”
侯伟慢条斯理的说:“是是是,老大爷,您说的都对,警察是没能抓住‘灯笼匠’,可您也不能动私刑吧。更何况你们还找错了对象。”
老太太低语道:“那不是没辙嘛......只有他知道那人的下落。”
魏斌翻了个白眼,“大娘,您高看我了,我啥都不知道。”
“不可能!”秃顶大爷执拗的说,“网上都说了,你和‘灯笼匠’合伙圈钱!你俩是同伙!”
魏斌无语的看向侯伟:“伟哥,我就说这样行不通。”
“伟哥?”老太太来回打量着侯伟和魏斌,“你们俩认识?”
侯伟回答:“我俩是一个福利院的,小斌比我晚两年进福利院。”
“啊?”老太太惊讶的打量着两人。
石晴雪第一次得知侯伟是在福利院长大的时候,比老太太还要震惊。即便是现在,她仍有些难以置信。
魏斌怀念的说:“伟哥当初是孩子王,大孩子也都听他的。我还记得一到雷锋月,伟哥就带我们捉弄来福利院表演的白痴。”
石晴雪吐槽:“这不值得骄傲。”
秃顶大爷懵圈了:“这究竟咋回事啊?你和警察是发小,还跟‘灯笼匠’合伙骗钱,你无间道啊?”
侯伟忍俊不禁的笑了:“大爷,您真幽默。先声明,我可不是警察啊,她是。”他指了下石晴雪。
石晴雪接过话:“实话跟两位说,我们一开始就盯着几位,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警方的关注下。”
“什么!?”秃顶大爷和老太太彻底懵了。
石晴雪解释说:“魏斌原本就是与警方合作的。”
老太太问:“一开始就是?”
魏斌无奈的回答:“《人头灯笼》这部短剧就是伟哥找到我、让我拍的。剧本是我创作的不假,但案件细节都是伟哥告诉我的,要不我咋可能知道7年前的案子啊?那时我人在外地读大学呢。”
老太太错愕的看向侯伟:“可你为啥要这样干?”
侯伟直白的说:“因为没辙,但凡有别的办法,我也不会想出这么个蠢主意,完全看老天爷的意思。”
秃顶大爷激动的说:“你说清楚!”
侯伟说:“‘灯笼匠’前不久再次作案,发现了第7颗‘人头灯笼’。死者是一名来辽江市务工的女性,32岁,名叫徐璐,失踪前在某洗浴中心从事按摩师的工作。
“与此同时,王茂才——和几位一样,他也是‘616系列大案’的被害人家属——收到了疑似凶手寄来的信和照片,‘灯笼匠’似乎想大干一场。
“为了防止更多受害人的出现,只能出此下策:推出《人头灯笼》这部短剧,引发全体市民的讨论,令‘灯笼匠’投鼠忌器。
“事实证明,这的确阻止了‘灯笼匠’继续行凶。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我真正想要的是引蛇出洞。”
老太太重复道:“引蛇出洞?”
“我的想法是一旦‘灯笼匠’发现有人以‘616大案’攫取名利,说不定会暴跳如雷,认为本属于自己的关注被偷走了。”
秃顶大爷困惑的问:“关注被偷走?”
石晴雪解释说:“大多数连环杀人犯都会妄自尊大,尤其是这种无差别杀人的类型,这群人犯罪的动因很多只是想博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