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闻道者朝生暮死

宽广的河面上,陈默站在船头,举目远眺。两岸青山连绵起伏,巍峨壮丽,微风轻拂,河面上波光粼粼,荡起层层涟漪。

陈默目光幽邃,神情中透着一丝疲惫,距离上次死里逃生,已经足足过了三个月,当时他躲在树洞内休养生息,几天几夜后,直到所有的危险解除,才走出了那一片森林。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不禁头皮发麻,当时若不是运气使然,他早化作了一堆坟头枯草。

这段时间,他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抵达了青州。根据地图的指引,这里已是太虚宗的势力范围,距离其山门不过两三天的路程。

青州,东荒大陆九州之一,境内物产丰饶,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交通极为发达。

而位于青州中部的凌水城,作为首府之城,更是繁华无比。贯穿青州南北的京华大运河,便从城中心穿流而过,将这座城池一分为二。

凌水城四周环绕着高耸的城墙,城墙上旌旗招展,守卫森严。这座城池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南北交通的要冲,陆路与水路在此交汇,商贾云集,车马如龙。

城池依河而建,一条宽阔的大河穿城而过,河面上船只往来如织,帆影点点。

码头上,工人们忙碌地装卸货物,吆喝声、号子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河岸两侧,商铺林立,茶馆、酒肆、客栈鳞次栉比,招牌高挂,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货架,吸引着过往的行人驻足。

陈默站在船头,望着眼前这座繁华的城池,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凌水城的繁华与喧嚣,与他一路走来的荒凉与险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船缓缓靠岸,船夫熟练地将缆绳抛向码头上的木桩,工人们迅速将船固定。陈默跳下船板,踏上凌水城的土地。

脚下的石板路坚实而平整,与他在荒野中跋涉时的泥泞与坎坷截然不同。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河水的气息、商铺里飘出的香料味,还有远处传来的烤肉的香气。

他沿着河岸缓步前行,目光扫过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商贩们高声叫卖,行人或驻足讨价还价,或匆匆赶路。

茶馆里传来阵阵笑声,酒肆中飘出醇厚的酒香,陈默的耳边充斥着各种声音。

他走到一家茶馆前,抬头看了看招牌——“清风茶楼”。茶馆门口挂着几盏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陈默略一思索,迈步走了进去。

茶馆内人声鼎沸,茶客们或坐或站,三三两两地交谈着。陈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清茶。茶香袅袅升起,他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疲惫。

就在这时,邻桌的谈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马上就到了太虚宗三年一次招收弟子的考核大典,我家小子非要吵着去,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陈默的耳朵微微一动,邻桌的谈话声虽然不高,但在茶馆的喧嚣中却格外清晰。那桌坐着两名中年男子,一人身着青衫,面容清瘦,另一人则穿着粗布短打,显得颇为精干。两人正低声交谈,神情间透着一丝紧张与无奈。

“太虚宗的考核大典可不是闹着玩的。”青衫男子叹了口气,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听说每次考核都会死人的,能通过的人寥寥无几。你家小子虽然天赋不错,但太虚宗的考核可不是光靠天赋就能过的。”

短打男子摇了摇头,苦笑道:“我也知道,可那小子倔得很,非要试试。说什么‘不入太虚,誓不罢休’,我这当爹的,总不能拦着他吧?”

青衫男子闻言,沉默片刻,随即低声说道:“太虚宗的考核确实凶险,但若能通过,前途不可限量。听说这次考核大典的奖励比往年更加丰厚,甚至有可能被宗门长老直接收为亲传弟子。你家小子若是真有这份决心,倒也不是坏事。”

短打男子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话虽如此,但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太虚宗的考核不仅考验修为,更考验心性和意志。那小子虽然天赋不错,但性子急躁,我怕他……”

青衫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再说了,太虚宗的考核虽然凶险,但也不是没有机会。若是你家小子真能通过,那可是一步登天啊。”

两人的谈话声渐渐低了下去,陈默却听得心中一动。太虚宗的考核大典?他放下茶杯,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的天际,心中思绪翻涌。

他从那场生死劫难中侥幸逃脱,一路奔波至此,为的便是进入太虚宗。如今,有了确切消息,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陈默收回目光,心中已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将茶钱放在桌上,转身离开了茶馆。

凌水城的街道依旧熙熙攘攘,陈默却无心再欣赏这座城池的繁华。他沿着街道快步前行,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太虚宗的考核大典既然即将开始,他必须尽快赶到山门,做好万全的准备。

穿过几条繁华的街道,陈默来到了一处较为僻静的巷子。巷子尽头,一家不起眼的客栈映入眼帘。客栈的门匾上写着“云来客栈”四个字,字迹略显陈旧,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陈默走进客栈,掌柜的是一名中年男子,正低头拨弄着算盘。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见陈默衣着普通,却气度不凡,便笑着问道:“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陈默简短地回答,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块碎银放在柜台上,“给我一间安静的房间,再准备些热水和饭菜。”

掌柜的接过银子,笑容更加热情:“好嘞,客官稍等,我这就让人带您上去。”

片刻后,陈默被带到二楼一间干净整洁的客房。房间不大,但布置得颇为雅致,窗边还摆放着一盆绿植,显得生机勃勃。

陈默关上门,随即坐在床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赶了这么久的路,他终于可以稍作休息了。

不多时,店小二送来了热水和饭菜。陈默简单洗漱了一番,随即坐在桌边,开始享用这顿久违的热饭。饭菜虽不算丰盛,但胜在味道可口,陈默吃得颇为满足。

吃饱喝足后,陈默盘膝坐在床上,开始调息修炼。他深知,太虚宗绝非易于之地,必须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夜色渐深,凌水城的喧嚣逐渐平息。陈默的呼吸渐渐平稳,体内的真气缓缓流转,他的心神沉浸其中,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气息,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他体内的灵力凝练了许多。

翌日清晨,陈默早早醒来,简单收拾了一番后,便离开了客栈。他沿着街道一路向北,朝着太虚宗山门的方向赶去。

凌水城的北门外,一条宽阔的官道直通远方。官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像陈默这样前往太虚宗的年轻人。

他们或独行,或结伴,脸上都带着几分期待与紧张。

在这些人群里,大都是一些出身穷苦人家的孩子,衣着朴素,还有些来自富户人家,坐在装饰精美的轿子里,或骑着高头大马,由三五仆从簇拥着前行。

陈默混在人群中,步伐稳健,神情淡然,陈默的目光不时扫过周围的同行者,他发现,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凡人,但也有少数人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波动,显然是一些低阶散修。

官道两旁的景色逐渐从平整的官道,转变为广阔的田野和起伏的山峦。

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陈默远远看到了太虚宗的山门。那是一座巍峨的山峰,山门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山门前,已经聚集了数百名前来参加考核的年轻人,他们或站或坐,神情各异,有的紧张,有的自信,有的则显得颇为焦虑。

陈默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随即迈步走向山门。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

山门前,几名太虚宗的弟子正在维持秩序,他们身着统一的白色长袍,神情严肃,目光如电。陈默注意到,这些弟子的修为都在炼气期,显然都是太虚宗的精英弟子。

陈默走到一名弟子面前,恭敬行了一礼,道:“在下陈默,前来参加太虚宗的考核大典。”

那名弟子闻言,目光如炬,迅速在陈默身上扫过,一眼便看穿他修士的身份,微微点头,语气平淡:“年龄,籍贯。”

陈默心中一紧,知道对方是在核实身份,但他并非真正来参加考核的。他深吸一口气,随即从储物袋中拿出了陈远山给的那枚令牌,双手递上,语气诚恳:“在下家族早年间与贵宗有些渊源,今日特来持令投奔,实属无奈,还望通融一二。”

那名弟子眉头一皱,眼中已有些不耐,以为又是哪个乱攀关系的散修。他随手接过陈默递过来的令牌,目光在令牌上扫过,观其令牌上的纹路的确是属于太虚宗的标志。

他心中一惊,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擅自做主,便对陈默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去请长老过来。”

不多时,那名弟子带着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长老匆匆赶来。长老身着一袭紫色长袍,上面绣着神秘的符文,隐隐散发着威压。他目光如炬,落在陈默身上。

“你就是陈氏后人?”

陈默镇定自若,微微欠身,恭敬答道:“回长老的话,此令牌乃我先祖所留,如今家族式微,走投无路之下,晚辈只能持此令牌前来投奔。”

长老微微颔首,目光并未从陈默身上移开。“你陈氏先祖当年在宗门中也是声名赫赫,因为宗门变故,脱离而去,如今岁月悠悠,早已物是人非。”

长老微微叹息,目光深邃,似是透过陈默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当年你陈氏先祖离去时,宗门曾留下话语,言明若后世子孙有难,可持此令牌来宗寻求庇护。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宗门历经风雨,规矩也越发森严。”

陈默心中一紧,虽面上依旧保持恭敬,可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即便先祖曾与太虚宗渊源不浅,在这漫长的时光之后,想要顺利留下也并非易事。

长老顿了顿,接着说道:“你既来投奔,我也不能将你拒之门外。但我太虚宗向来赏罚分明,想要在宗内立足,还需凭自身本事。”说罢,长老抬手一挥,一个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水晶球出现在陈默面前。

“此为测灵球,能测出你的灵根资质。”长老目光炯炯地看着陈默,“将手放上去,让我看看你的根基如何。”

陈默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缓缓伸出手,按在了测灵球上。刹那间,测灵球光芒大盛,五彩光芒交织闪烁。

“五属性灵根?你灵根属性如此驳杂,能踏上修行之路,已属不易,但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恐怕难上加难。”长老收回测灵球,眼神中露出失望之色。

在修仙界,具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单灵根修炼最快又称为天灵根,天灵根万中无一,是修炼天才,感悟天地灵气能力极强,修炼一日千里。

双灵根、三灵根依次递减,修炼难度增加,四灵根、五灵根吸收灵力驳杂,修行之路更为艰难。此外还有雷、风、冰等特殊灵根,拥有者能掌控独特力量,极为罕见。灵根资质是修仙者天赋根基,决定修行潜力与速度。

长老流露出的失望,陈默自然是看在眼里,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依旧挺直了腰杆,不卑不亢地说道:“长老,晚辈虽灵根驳杂,但自踏上修行之路起,便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晚辈相信,勤能补拙,只要肯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也未必不能在修仙之路上有所建树。”

陈默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灵根资质竟如此之差,或许他能踏上修仙之路与《太虚真解》息息相关,但正因为如此,他也没有太过担心,以《太虚真解》这门功法的强大,相信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