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速去早归
- 西游:你个妖怪,还想普度众生
- 想睡的夜枭
- 2161字
- 2025-03-11 21:49:31
听见鼠贼的问话,秦汉先是侧目看了看杨延武。
只见杨延武依然神色激动,满脸涨红,显然一时之间还难以平静下来。
秦汉便自己开口解释道:
“杨民事刚说的没错,蒙县与积雷山,实质上是意识形态不一致,各自为政。”
“待到建起国来,统一口中称谓,潜移默化之下,心中归属自然也会统一。”
鼠贼虽然听不懂‘意识形态’是什么,但也明白了秦汉话里的意思。
他挠了挠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嘴里嘟囔道:
“反正就是大家得一条心呗,懂了懂了。”
这会功夫,杨延武的神色终于平静下来,只是语气中依然带着一丝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补充说道:
“真君远见!届时,只需再让蒙县和积雷山多加交流往来,搭配远比周围国家、妖王更安定富裕的生活,民众便会以身为国民而骄傲。”
秦汉忽然想到了梁国和车迟国,不自觉地补充了一句,语气淡然却似有深意说道:
“将来,如有其他城池、山头、国度并入,也不必忧愁了。”
这话,秦汉说得非常自然,鼠贼也没觉得有什么,却听得杨延武心中一震。
他脑中忽然冒出一个让他从没想过的念头。
如果,他能辅佐秦汉,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那他‘杨延武’这个名字,必然会随着秦汉闪耀古今!
他父亲若是泉下有知,必然不会再怪罪他当初背弃家族传承弃武从文,反而会以他为傲!
想到这,杨延武感觉心中暖流湍急,大脑清明,仿佛自己年轻了十多岁。
他望着秦汉的目光中,带着崇敬,也带着期盼。
而后,他想起什么,恭敬地问道:
“请真君指示,我们取何国名?用何种制度?以及具体人事任命如何?”
秦汉一听见这个问题,跳出脑海的首先便是民主大会制度,但很显然,这个并不适合西游世界。
而后,他又想起前世的‘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等名词,细细回忆,却都一知半解。
这一刻,秦汉心中忽然涌起一丝荒谬感,自己身处西游世界,走在修行路上,此刻却要思索这种历史问题。
归根到底,他建国是为了更好的普度众生、凝聚愿力,以此支持自己修行。
所以,他需要的是,自己掌握最高权力,却又极度放权,不需要操心具体政务,能让自己专心修行的制度。
那么,前世历史上那些一旦皇帝英明,便国泰民安,皇帝荒唐,便国势衰微的制度,便都不适合。
思虑再三,秦汉心中不定,便没有回答,而是反问杨延武道:
“杨民事有何见解?”
鼠贼又被冷落在一旁看着,他眨眨小眼,心中感叹:
“你们想问题这么快的么?我才刚接受建国的想法,你们就开始讨论详细问题了?!”
杨延武本是梁国武将世家,虽家道中落,但对朝局还是有些了解。
他恭敬地回答秦汉道:
“禀真君,如今诸国制度,皆以国王主政,其下或有太师,或有丞相辅政,总览全局。”
秦汉暗自否决这个提议。
如果按照这么来,自己作为国主一旦闭关,那么太师或丞相就会一家独大,权力失衡。
于是,他又问道:“可还有其它?”
杨延武一听,低头思虑片刻,不确定地回答道:
“其它...下臣不知,听闻南瞻部洲有一大国,统一四野诸国,其国王建制称帝。”
“真君神通广大,来去如电似光,不若前往查探,或有所得?”
鼠贼一听杨延武这话,立马反对道:
“不可!每次秦哥出远门,总有外敌入侵,制度的事,大不了就那个什么国王、太师的先用着。”
杨延武激动反驳道:
“兹体事大,怎可先用后用!朝令夕改,怎能取信于人!”
鼠贼还想说什么,秦汉一伸手打断他,而后朝着杨延武说道:
“鼠贼担忧的不错,杨民事,稍后你起草封‘招贤令’,广招各类人才,以及不曾作恶的精怪,不限出身来历。”
“如能因此吸引来有本事的道人、妖怪,也好助我守护疆域。”
“同时,待建国后,必然职位空缺繁多,也可提早准备。”
说完,他又面向鼠贼说道:
“鼠贼,杨民事说的不无道理,制度之事,一旦定下便不能大改,只能微调。”
“而且你也不必多虑,我脚下一踏,腾云便是十万八千里,南瞻部洲罢了,加上查访时间,至多一日便可来回。”
鼠贼听了秦汉的话,这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
于是,秦汉站起身向外走去,同时又吩咐道:
“鼠贼,你将建国之事,与刺刺头、叶庙祝、虎靖几个通通气。”
“杨民事,这里交给你了,我去去便回。”
鼠贼和杨延武跟着秦汉送到院中,眼看秦汉掐诀踏步,化作一道白光跃上云霄。
杨延武躬身行礼送别。
鼠贼挥着手,口中呼喊道:“秦哥!早些回来!”
......
南瞻部洲,骊山脚下。
此刻尘土飞扬,数万民夫与刑徒在监工的鞭挞下,搬运巨石、挖掘土方。
工地现场,哀嚎声与呵斥声交织成一片。
远处高台上,丞相李斯负手而立,目光冷峻地俯瞰着这一切。
他身旁站着总监工,少府令章邯。
章邯神情拘谨,额角隐隐渗出汗珠。
“章邯。”
李斯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
“近日民夫逃亡之事,可有进展?”
章邯闻言,连忙躬身答道:
“回禀丞相,逃亡者已悉数追回,按秦律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只是......各地亭长押送不力,导致民夫、刑徒逃亡......”
李斯微微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
“秦律如山,不容徇私,亭长既为朝廷命官,更应恪尽职守,若连区区民夫都管束不住,何以助陛下治国?”
章邯低头称是,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他犹豫片刻,小心翼翼地说道:
“丞相,亭长们虽有失职,但各地民夫多为强征而来,怨气深重。”
“若一味严惩,恐激起事端,反而不美。”
李斯冷哼一声,目光如刀:
“秦律之下,谁敢造次!章邯,你身为监工,当知骊山墓乃始皇帝万年之基业,不容有失!”
章邯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向北行礼,口中大声道:“臣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负陛下所托!”
恰在此时,云霄之上,一道白光由远及近,自西疾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