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高家村的“官二代”
- 人生:农业强国从1981开始
- 长安梦入
- 2597字
- 2025-04-25 21:45:09
“练武?”
高加林一脸激动,“我当然想学了,像我们这样的少年人,哪个没有一个纵马江湖,仗剑走天涯的武侠梦。
王大哥你的意思,是要介绍我练武吗?”
王长林笑着点点头,“对着哩,就在宁朔县的杨桥公社,有一个年纪快八十岁的战斗英雄。
老人家年轻时打过脚盆鬼子,打过刮民党反动派,还打过鹰酱国鬼子。
听说他第一次战斗,就提刀砍死了二十多名鬼子,后来还做了的武术教官,很多立了一等功特等功的战斗英雄都是他的徒弟。
别看他都快八十岁了,却耳不聋眼不花,头发也很黑,走路干活比年轻后生还利索。
有人见过他练拳,声音像打雷一样呼呼作响。”
“这么厉害?那你有没有拜师学两手?”
王长林苦笑着摇头道:“我想去拜师,人家不收哩,说我不是那块料,年纪又太大了,就让我回去了。”
“他是怎么看出你不是这块料的?”高加林问。
“就让我使出全身力气打他一拳,然后就被他用掌接住,反而把我推得向后退了好几步,差点摔倒。”
这是世外高人啊,高加林不由一阵向往,道:“说的我好想去试一下哩,这个师父我拜定了。
刚好下个月我要去一趟宁朔县,到时候你带我去吧。”
“好,有时间你来县城找我再聊。”
目送王长林开车走远,高前进便迫不及待问起那七个人想好了请谁吗?
“放心,少不了你,你是第一个。”
高加林往四周看了一圈,发现跑过来看热闹的人还真齐。
有刚出山回来的社员,有没出山的婆姨女子,有拄着拐杖的老汉和老婆婆,有暑假里玩疯了的学生娃娃,还有被小媳妇抱着的吃奶娃娃……
能出门的,几乎全在这里了,熙熙攘攘乱纷纷的,比谁家娶媳妇还热闹。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高加林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将七个人的名字都公布了。
“其他六人是,高有德、高三星、高海军、刘桂英、刘跃进、刘玉兰。
你们七人都愿意吧,如果不愿意,我再去找别人。”
“愿意,怎么不愿意?”
“愿意,我们都愿意。”
高前进立刻大声喊道,其他六人也纷纷说说愿意。
一个月至少四十块工资加奖金,这可比种地的收入多多了,不愿意就是傻子。
高前进等七人立刻兴奋地大叫起来,而其他人则是一脸失望,随即小声议论起来。
并且很快有人发现了盲点,“加林,你这七个人里面,怎么五个都是干部家属?”
众人一听,发现还真是。
——高三星是高明楼的二小子;高海军是民兵连长兼会计高卫军的幺弟;刘桂英是刘有福的三女子;刘跃进是保管员刘建设的幺弟;刘玉兰是妇女主任,后组组长贺秀英的小姑子。
另外一个高有德虽然不是干部家属,却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祖奶的孙子,而且满门忠烈,一家五烈士。
也就高前进是个普通社员,但他却是和高加林从小光屁股玩到大,一起读初小的同班同学。
这也太不公平了!
高加林看了一眼首先发现这个问题的刘建国,心说你这个懒汉眼睛倒是挺毒的,却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
他咳嗽一声,等大家都朝他看过来,才道:“我解释一下。”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第一,这七个人里面都是没成家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第二,他们都是读过书,经常往公社和县里跑的,比其他人见过的世面更多一点。
因为瓜子炒出来,最终是要卖出去的,还要会算账会记账,这些活交给他们干,我很放心。
第三,出去卖瓜子要用到自行车,这七个人里面除了高前进和高有德,其他五个人家里都有自行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前面这一个月,是我一个人的生意。
这个生意是我想出来的,所有的配方和工艺都是我的,而且我从头到尾都没用大队一分钱,用的都是我的稿费。
这生意到底能不能挣钱,能挣多少钱,生意能做多大,也都全靠我谋划掌舵。
所以一开始要用谁,还有以后要用谁,不用谁;
以后挣了钱,钱应该怎么分,都应该是我说了算,大家没意见吧?”
没有人说话,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听高加林话里的意思,怎么好像好像要当我们高家村的当家人一样?
高加林只好又补了一句:“有意见可以提,觉得我的话没有道理,可以当面讲。”
关键时刻,还是被赵高官提前打了招呼的高明楼率先表态:“如果你真能带领大家都挣到钱,带领我们共同致富,这些当然应该你说了算,我没意见。”
说完,他就目不转睛地看着刘有福,刘有福也赶紧附和道:“我没意见。”
然后便是高卫军、刘建设、贺秀英这些村里的干部,和与他们关系亲近的本家社员。
紧接着,一片“我没意见”便跟着响起来。
高加林点点头,继续道:“暂时没被选中的人也不要失望,等炒瓜子的生意越做越大后,还愁没有你们事做吗?
我这人不喜欢吹牛皮,但今天还是要向大家保证一下。
只要大家愿意相信我,支持我,愿意跟着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保证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只用一年就挖掉这穷根。
远了不说,就说到今年年终分红的时候,我保证每家的分红都在800元以上。”
“加林,别说了,我们相信你。”
“我们愿意跟着你,撸起袖子加油干!”
全场立刻响起好一阵叫好声和鼓掌声。
但高加林却打断他们道:“我还要强调一点,每家800元分红,并不是平均的。
而是要看每家人干了多少活,得了多少工分,做了多少贡献?
干得越多,贡献越大,分红就越多!
我保守估计一下,到年底的时候,干得最好的家庭,
所有的工资、奖金、奖励基金,年终分红加一起,至少能有两千多元!”
他话没有说完,就被一阵更加热烈的掌声打断,大家听到两千多元这个数字,顿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
高加林只得微笑着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然后继续说道:
“就像我前面说的,一个月后,我准备再额外拿出几百元钱,作为有德叔他们七个人的奖励基金。
这几百元也不是平分的,而是要看他们每个人的本事,和做出的贡献。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我觉得我们高家村大队既然要走这条共同富裕的道路,从今以后就要加一条规矩。
那就是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千万千万,不要觉得还能继续吃大锅饭。
我们高家村大队,不养懒汉!”
热烈的鼓掌声再次响了起来,然后,无数道目光便一齐望向了刘建国。
大家都不是傻子,都知道高加林这句“不养懒汉”是在说谁。
饶是刘建国脸皮够厚,这时也觉得脸上有火在烧。
他猛然间发现,这个高加林靠着吹牛皮还真的把大家都哄住了。
我就不信,你真能做到!
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靠着这个卖瓜子的生意,在过年前创造15万元的纯利润?
与他想法不同的是,其他社员和干部却选择了相信。
因为这个高加林是真的有本事,干什么都能成。
他实在太聪明了,太能了,不但只用几天就学会了开拖拉机,还用一个下午就学会了开卡车。
而且他还能给县里两个高考快班的考生讲课,还能给燕京的杂志社写文章,挣钱快得骑马都撵不上。
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怎么敢打这样的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