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战事的舆论导向

血撒了辽东的泥地,满兵们蹲在临时搭的棚子下歇息,二十几匹战马拴在桩子上,马身瘦了许多,由几个包衣奴才们伺候着战马,冻得哆嗦,一把把的去喂战马料子。

不知道为什么,雪下了几夜,这天气反常的晴了,但比之前更冷,棉甲根本扛不住冻,不少的包衣尼堪冻得僵硬了,被满洲兵们拖进火里烧,有人甚至会偷偷从烧的过程里,用刀挑出些肉来啃着吃,毕竟就连满洲大爷们也扛不住冻,需要搞点肉来暖暖胃。

皇太极的满蒙八旗在宁远城下碰了一鼻子的灰,干脆就呆在中前所位置,大概是打算劫断明朝通往宁锦两城的粮道。

但很快他们就懒得待了,因为有满洲的骑兵斥候,发现有大量的明朝战船在宁远方向出没,皇太极看着这些个信息感觉到头疼。

打宁远,宁远城高墙厚,就靠着他带来的几门红夷大炮以及六十四门小炮,打一年都不见得能打掉城墙外层的青石砖,而且宁远城上的明朝火炮,不仅打的远,还打的准,硬打,没准自己的汉军旗都被打的灰头土脸。

不打宁远,也就是撤或者去啃山海关,山海关什么防御力?皇太极可不敢硬接山海关那二三十门的红夷大炮,何况那还有其他大小火炮几百门,哪怕被孙传庭调走了大量山海关战兵,但他的估计,山海关至少还有一两万的守军,虽然战斗力不如明朝的战兵,但这么多人防守,自己这两三万人是不可能啃的动的,更何况,宁远城的孙传庭部也不能不防。

“都怪该死的袁崇焕,这个混账!害苦了我八旗的儿郎们!”

皇太极恨声咒骂,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三次骂袁崇焕了,这个想当秦桧的废物,怎么就暴露了消息,被明朝皇帝剐了呢?

原本说好放自己入中原,替自己干掉毛文龙,帮自己一起干掉满桂和赵率教,再于北京城下媾和。

这袁崇焕一死,几年的计划通通作废!

“大汗!派去与孙传庭议和的拔度禄,也被孙传庭砍了,还把他的脑袋用钩锁挂在宁远城头上!”

几个正黄旗的白巴牙喇和包衣兵跑进大帐,一见到皇太极,扑通就跪下了,哭着嚎着大声喊道:“大汗!拔度禄的脑袋天门都给孙贼开了啊!”

进攻宁远的一个多月来,一直保持相当镇定的皇太极暴怒,披上裘绒,拔出刀朝着大营大吼:“聚兵!进攻宁远!”

不怪他怒极,因为这是他派去宁远议和的第五个人了,三个人被孙传庭直接下令用弓箭射杀,剩下包括这个拔度禄在内的两人,都被孙传庭在城头上,当着满清鞑子的面,斩下首级并且用铁锁穿过天灵盖,悬挂在了城头。

这铁锁穿了天灵盖,就不像绳索吊住辫子一样,给满清用弓箭射断绳索,派汉人妇孺去捡首级的机会。

刚刚还躲在棚子底下的数万包衣尼堪、满蒙兵都立刻乖乖地聚拢起来,几个八旗军官喝声敦促,满蒙人纷纷从包衣尼堪的手里抢走还在咀嚼草料的马匹,跨上战马凑成几个集群。

整个满蒙军队聚的飞快,皇太极站在雪地里一会儿的功夫,军队就已经聚集完毕,等候他差遣。

皇太极跨上自己的战马,亲自领兵朝着宁远盖压过去。

打了一个下午,天色渐渐朝下,皇太极才鸣金收兵,打了一整天,明军依靠坚固的宁远城,能够对抗满蒙鞑子的骑射,甚至是被明军自己都嘲讽是“死鬼”的火铳兵,都敢把脑袋凑到城墙敌台处,端着火绳枪朝满蒙骑兵射上一轮。

宁远城内现在至少有着四万多名的明军,战兵就有近三万,这样打起来,皇太极根本啃不动这样的坚固城池,在几个方向的进攻先后被逼退,皇太极也只能是鸣金收兵了。

这一次进攻,光是折损的满洲大爷就有六十八个,蒙古人至少也有五十来人,折损在了正面进攻的城门楼子下,更让皇太极心疼的是,两门红夷大炮被一门见了鬼的明军红夷子母炮,射出的封口炮丸打了个正着,打中的激流铁屑当场报销掉了十来个汉军旗。

虽然后金国内有不少的铁矿,可这一门炮要打造出来,也是不易,首先是去年饿死的汉人包衣太多,能铸炮的汉人真的没多少了。

皇太极骑着马,领着个个有气无力的奴才兵们回到大营,还没休憩,一队满骑匆匆到了大营,将马一丢,跑到大帐前呼声道:“大汗!喜,喜、喜峰口大贝勒攻破了!”

皇太极连忙从大帐中爬也似的站起来,大喜过望地从地上拽着一个满将领口,连问道:“喜峰口破了!那代善入关了?”

“大贝勒已带着正黄旗盘踞了喜峰口,但并未打进关内,正与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兵马厮杀,奴才就是大贝勒派来向大汗报信求援的!”

如此情形,根本就是逢生之路,皇太极哪里会犹豫,此刻他简直是爱死了代善,恨不得将他当爹供起来,连忙召集所有满蒙兵马,连夜撤出了中前所,急呼呼地朝着喜峰口位置赶去。

喜峰口一带,屯堡的山脚山腰,明军是在第一个月就已经丢掉了,打到十二月初,满蒙兵马甚至是翻过了燕山,有了地形优势以后,那就打得明军是摧枯拉朽,最开始的五万明军,几番中策,折损到了只剩下两万人,有两千人左右明军投降,但被满蒙兵杀了个精光后,明军就没什么人投降了。

至于为什么代善杀俘,原因很简单,他们军粮不够了。

代善是距离粮食供给最远的,所以他带的粮食最多,马和人都最多,人马越多,耗费的粮草那就让人头疼了,从十一月初,其实代善带的黄羊和粮食早已吃光了,十一月底就已经开始杀马充饥,连着十几天时间,已经吃掉战马一千匹,但其实在杀三百匹的时候就不用代善派人杀了,这些战马已经开始已经草料的锐减,开始疲累无力,速度越来越慢,每天都有二十几匹的战马饿死,并且数量越来越多了。

如果真的没有了战马,这些满蒙骑兵的战斗力自然就会大不如前,也许还是比明军强,但不会强太多。

但是……

令人麻木和窒息的是战争的延续,代善他们带来的近四万满蒙兵马,似乎在对抗整个大明军队。

这边打败了大明从山陕地区洪承畴那调拨的六千兵马,那边又打败了从山海关撤回来的吴三桂,连他们后金熟悉的老满洲奴才刘爱塔,都用了刘字大旗,领着三千明朝军队,也来打他们大金国。

满洲大爷们现在是又累又饿,不少满洲大爷已经在啃死去尼堪们的手脚了。

这边打跑侯世禄,吴三桂跑出来跟代善玩一阵子骑射,掩护了侯世禄从容撤离。打跑了吴三桂,由卢象升亲自带着天雄军又杠上了。卢象升被打跑,又是榆林总兵姜让领着几千人杠上来,等他也被打跑了,又是登莱总兵张可大拎着刀,带着一大波的山东登莱兵、浙江宁绍兵杀上来,少说也有六七千人!

这还不算什么,哪怕战马乏力,速度没那么快,冲劲没那么足,但是满洲大爷不和你近战,只是骑射还是能打的这些明军痛苦不堪。

每天都有几百的伤亡,但一切还是稳得住的时候,一个叫王承恩的,明朝皇帝派来的监军太监,带着三百来个太监番子和锦衣卫,硬生生靠近身白刃战,夺下了两个有蒙古人守着的屯堡,自己派白巴牙喇打了三轮都没拿回来,他终于是向宁远方向的皇太极请求了援兵。

代善心疼的要死,从十月打到了现在十二月中旬,他带来的兵马至少没了一万五千人,其中的真满洲大爷就有八千多,再打下去,恐怕代善真的要带着满蒙大军撤了。

一般来说,蒙古鞑子折损两成就该跑了,真满洲损失个三成是无论如何都要撤了,但是现在这个时局下,代善清楚,自己拿不下来喜峰口,进不去关内,皇太极怎么说自己倒无所谓,但是回了满洲,他的牛录兵也得饿死个大半,手底下的几万奴才也得挨饿或者杀掉。

并且满洲大爷们还有个问题,这一次掠来的人口只有一些没躲进城的关外汉民,可能才只有几千人。

这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要知道一直以来,满洲也是有耕地的,也就是汉人包衣们给满洲兵种地,而这些个包衣尼堪在掠来后,能活到第二年的,不足一半,要么不堪受辱,自杀,要么就是被旗人主子虐杀……

一个汉人包衣在非耕种收成的年月里,在满洲,只卖十五两银子……

代善很后悔,他手底下不少的满洲大爷将佐也折损了不少,好些个得力的都死了,如此凄惨的情况,他实在是想不通,过去动辄被大金打的投降的明军,这一回怎的就这么死挺着不退,而且一股股的援军赶到,也是冲不溃呢?

诶!

他很疑惑,但其实是没俘虏告诉他,明朝这的朱由检,学着他们满清,也开始了内部宣传造势。

比起满清将明军宣传成“红毛鬼”、“吃人贼”,朱由检还是比较喜欢玩真实的,先是命心腹太监在民间扮作海外行商,传播关于后金的现状,更是将汉人包衣在满清的遭遇通过言语传播出去,若是有人询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就说是自己在给东江镇卖过一批粮食,转头把东江镇的皮毛卖去了朝鲜,再转手些朝鲜人过去从后金买来的人参,搞到大明来卖倒腾三回,赚了大钱。消息是从朝鲜人那里传来的,听说是朝鲜的使臣去见建奴的皇太极时的所见所闻。

不仅仅是说了建奴对汉人动辄打杀侮辱,还说了关于此时后金国内,一斗米竟然卖到九两白银的消息。这个劲爆的消息,顿时将半个大明朝的老百姓都惊住了,一斗米九两?那若是自己这些个汉人被建奴掠去了,岂不是个个得饿死!

自己这样的普通百姓,一年下来,省吃俭用也吃不到第二斗的粮啊。

军户的消息也灵通的很,并且一些还有田地的,在他们得知消息后,立刻大肆在军中传播开来。

什么?在建奴那儿当汉军旗的兵,是没饷银的?听说在外打仗,妻女还要被主子虐待玩弄?岂不是个个绿脑袋?

什么?在建奴那不仅要剃发挂他们那金钱鼠尾辫,还无论当多大官,在上官面前都得自称奴才?见了旗人都得叫主子?

那儿的汉人活的比牛累,吃的不如狗?

那儿的汉人没得吃尽干活,建奴的官压根就不管,劫掠了蒙古人朝鲜人,一共说是发下来四五十两白银,到自己手上只剩下十三两,还得两三年一次劫掠?这粮价!能活到年末吗?

这还只是听说,等到朝廷安排的民间士人细细描绘一番,那汉人百姓们都是极其仇恨满洲鞑子,恨不得个个食其肉,寝其皮。

这就是明军死战不降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