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目标的:马六甲
- 明末:崇祯二年重建大明
- 念久长合
- 3690字
- 2025-04-07 11:47:41
崇祯三年的六月,大明天兵开始成列的进入缅甸。
总人数大概在一千人,几十杆日月旗,带着大量铁炮、燧发枪,其中保留一百八十名骑兵,配备弓箭和刀,掩护着步兵队伍行军。
因为披甲率渐渐的开始从工厂送出来,大明天兵的铁甲披甲率相当的高,有些令他隆吃惊的是,在穿过缅甸,进入暹罗的那些明军,却全都是裹着大明札甲的精锐。
随后是逐渐越来越多的明朝军队越过明缅边境,穿过缅甸,进入暹罗。
这些是普通步兵,托着一杆杆差不多十斤重的燧发枪,枪口上了两尺长的刺刀,抵靠在肩头。身后有大量骡马车,运着一门门论事火炮和草料、米粮。
讲真的,缅甸人挺虚的,他隆王也坐不住了,找到刚刚从暹罗陈玉鉴开口就问道:“上使,这大明怎么那么多人去了暹罗?是不是暹罗人不签藩属条约?”
要是真有这个后果,他隆绝对要对那些提出要接纳该条约的臣子,好好奖赏一通。
别说他把二十五万兵马拉上去抗衡这些明朝天兵了,光是前面穿过去的几千悍勇的辽人骑兵,就够吓人了。
他毫不怀疑,光是这几千人能直捣黄龙的打垮他十几万农兵,加上那些手持大枪、刺刀、铁炮的几万天兵,他隆认为打持久战的难度极大。
陈玉鉴也没有什么好忽悠的,而是把大明的目的说出来,道:“缅甸王无需惊慌,我大明官兵这不是要打暹罗国,暹罗国已加入我大明藩属条约中,此次大兵到来,是要攻打更南边的佛郎机人。”
“打欧巴罗人?”
他隆愣了,好端端的大明朝怎么突然要打葡萄牙人了?
这可不是好事啊!
陈玉鉴被这拗口的欧巴罗也噎住了,他纠正道:“应该是欧罗巴人,但只打占了马六甲的西夷。皇帝陛下听说藩属国马六甲苏丹被大西人占领,很是不满,御令三个月前就给了吴三桂总兵,让他带所部兵马,打下马六甲城。”
他说着又自豪的表示道:“放心吧,最多两个月,吴总兵就能拿下了。这可是我大明最精锐的辽东兵马,足足三万五千人。此战虽然是打马六甲城,却也是涤清南洋,哪个敢不服我天朝上国的,那可就有意思了。”
他的意指就是后黎朝,前不久他的一队使者回来了,虽然得到了后黎朝的恭敬和接待,但对于朝贡更变为条约藩属国,表示需要时日考虑。
那陈玉鉴就当即给皇帝陛下进谗言了,是不是要打后黎朝,逼着他加入进来。
皇帝的回答就简单了,别打后黎朝,打葡萄牙人,杀鸡儆猴。
朝廷的诏令,由巡抚熊文灿就任福建水师提督,郑芝龙升任总兵官,归熊文灿调遣,尽遣海军在福建水师的精锐,封锁住马六甲的海港海域,点齐福建官兵一万七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郑芝龙的兵马战舰,共有三百吨的官船、福船十一艘,一百几十吨的战船三十艘,而郑芝龙则带着三十艘五六百吨的大海船,以及七十余艘的百吨战舰。
四十一艘主力军舰,一百多艘大小战舰,浩浩荡荡的朝着马六甲杀奔而去。
有人要说了,杀鸡焉用牛刀?
并且,朱由检虽然的确不认为葡萄牙人能翻起什么浪花,毕竟自己人多势众,兵力、舰队都有明显优势,但是他也的确明白,此时的葡萄牙和明朝在枪械、火炮、战船的技术上都有明显优势,自己必然是要拿精锐之师打,才能在南洋诸多小国面前,不至于伤亡太难看。
海军自然得依赖郑芝龙,他的水师战力以及他的海战经验,是朱由检需要依赖的。
吴三桂大军带着战争阴云到来,整个南洋都在明朝的强势介入,按捺住性子,停下各种对其他国家的战争计划。
数千铁骑一路不断前进开路,经过藩国暹罗后,吴三桂亲自领兵穿越树丛小径,随身的那些小口径虎蹲铁炮,单独被拴在几十匹战马背上。
所有人都身披铠甲,忍耐着沉重札甲在肩上的摩擦,背负着箭矢大弓,腰间挎刀,默不作声地坐于马背上,盔帽下的双眼打量四周,警惕与自己过往作战环境大为不同的绿色密林。
迅速穿梭暹罗几座城镇,没有引起什么注意,全军只在夜间稍息三个时辰,直到出了村镇十几里,才继续向南快速行军。
吴三桂的骑兵,已经将数万名的明朝步兵远远甩在身后,明辽军的兵锋在北大年和柔佛两地稍留,但是过了几日休整,便杀入了马六甲。
开始的时候,地方上的马六甲人还震惊于天兵到来,葡萄牙人组织的两三千农兵抵挡,被吴三桂一个冲锋,几千人直接被砍瓜切菜般的杀了个干净,并且还有不少没参与抵抗天兵的百姓,也惨遭屠戮。
几千骑兵是一直杀到了马六甲城下,是直接朝城堡四周发动攻击,但遗憾的是,如此的突袭,还是没能从葡萄牙人手里抢到城门。
在附近的葡萄牙人在第一时间,发现明朝铁骑的出现的同时,就发出预警,港内战舰纷纷出港,将侧面朝向陆地,城内的葡萄牙士兵以及雇佣兵,开始在土堡上聚集。
若昂·德·阿尔布开克本来就因为物资匮乏,心情愁的很。
荷兰人的威胁始终都在,自己手里的总兵力是沦落到不到两千人的地步,除此外还有一千人的土著、传教士。
面对在东亚地区的荷兰人殖民地,他压力非常大,劣势的兵力是关键,西班牙的吕宋殖民地并不能及时支援自己。
本来就够烦了,突然发生的明军袭击,更是令他震惊、愤怒。
一大股的铁甲骑兵,也不知道怎么就从北方杀了过来,蹂躏了葡萄牙人的各种产业庄园,并且在马六甲城城外聚集,令城堡内躲进来的葡萄牙人老弱妇孺感到深深地恐惧。
柔佛的苏丹王阿都拉曼沙是泪流满面,跪地迎接了这股天兵,但是吴三桂哪里有时间和他说话,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话,让人把藩属条约给了他,有随行的礼部官员作为使臣留下,吴三桂便带着大军继续前进。
马六甲城外,还有几十个没能逃回去的葡萄牙人,以及几百个土著人庄农。
吴三桂可不会客气,土著反抗者斩首,降者抓起来丢到柔佛去,葡萄牙人也斩杀大半,骑兵所过之地,宛如蝗虫过境,轻易就击溃了一百几十个葡萄牙人的仓促应付,马上弓箭一通乱射,大明天兵只有十四个人被火枪被击中,有四个人被当场打死,又有五个后续失血或感染而死。
大明天兵的精骑突然冒出来进攻,着实是打了葡萄牙人一个措手不及。
至少有四百个土著被杀,五十个葡萄牙人俘虏,一百四十颗葡萄牙人首级。
若昂是惊怒之余,发现这些该死的明朝士兵开始在一大队骑兵的掩护下,不少人下马开始挖壕沟,并开始将携带来的小型火炮架到壕沟前。
这个距离真的非常近,若昂立刻指挥城头的炮兵火枪兵对明军开火。
吴三桂微微皱眉,他发现对方城头上的火炮距离相当远,能射接近四、五里的距离,比一般的红夷炮要准一些。
而且准度不错,他的人刚刚还在挖壕沟和撑起小型虎樽炮,就被打断了,有十个人当场被炸死,明军只能撤到一个安全距离外去。
当然吴三桂没想到这个,却也没指望火炮来攻城,他可是铁骑啊,本来就不能在快速行军的时候带上巨炮来轰城。
铁骑很快的扫荡了马六甲附近的种植园,将附近还在忙碌的马六甲土著和各种商人拘押。
骑兵蝗虫过境,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吴三桂觉得自己还是很客气的,并没有抓走太多原住民来做奴隶,女人也只搜掠了两千人,并且将人大多是运到明朝去。
去干嘛?
请功啊!
皇帝的诏令明明白白的说了,抓一个年轻女人奴隶就给他五两银子。
当然还有私书,严厉点了他一句,若是纵兵淫乱太甚,这赏赐可就没了,不仅没赏赐,还会罚他。
也就是因此,吴三桂将大部分人拘押,只留了三百来个分给了属下。
吴三桂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香料、蔗糖、粮食,都用木箱装,一袋袋的堆在一起。
其中,蔗糖至少就有两千石!
像丁香、肉豆蔻也有不少,其次还有一块三斤重的龙涎香!
另有抢到白银黄金许多,这些个官兵与监军太监也都分得许多,但也不少留下,他将这些东西通通命专人送回到明朝去。
大军包围了马六甲城,驻扎海岸的炮舰让吴三桂也不敢再接近城郭,城内的葡萄牙人当然也不敢出城。哪怕他们的确有大量射程更远的火枪,但是对面的明朝大军可是有几千人,只要派个千名骑兵就能将他们的现有步战兵力给彻底摧毁掉。
但依托城防,反而能大量杀伤明朝骑兵。
这是个火枪开始冒尖,但是骑兵仍旧是步兵难以对敌的时代下。
大明骑兵穿过柔佛、北大年的丛林,就代表着这一块区域内的葡萄牙人统治宣告结束了。
明朝骑兵的包围只维持了四天,总督若昂就见到更大规模的明军出现在眼前,并且还携带了至少三十门的大磅数火炮,光是他看得到的,就有十六门,至少十二磅的铁炮。
他震惊之余,明朝的使臣也到了,使臣带着皇帝的诏书,言辞激烈。
先是呵斥葡萄牙这个国家,又命令葡萄牙人快点投降,并交出舰队和兵器,明朝军队将允许他们前往澳门。
这个事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若昂是立刻召集所有屯堡内的葡萄牙人,并公布了这个消息。
消息立刻引起堡内所有葡萄牙人的激烈抗议,大部分葡萄牙士兵都表示应该继续抵抗大明天兵,必须守卫葡萄牙的利益。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应该和明朝的官员协商,拖延时间,让澳门的总督前往北京去协商。
这可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拖。
但显然是不大可能的,毕竟这是皇帝陛下的意思,本就没有协商的余地。
若昂亲自前往,和明朝的总兵官吴三桂商议,是否允许他或者是澳门总督,去进京面见皇帝,协商关于马六甲城的归属。
但吴三桂哪有什么大权,他掌管兵权,手里有三万多大军,但实际想要控制大权,还是在监军太监、督巡抚首那。
他对若昂这个西夷献上的一百两黄金还是蛮在乎的,也客气了一点,交谈过后,带着人去找了监军太监,于是若昂又拿出大量钱财去喂给了太监。
对于这些已经不算男人的家伙,若昂是真的不能理解面前这位,手里握有三、四万精锐大军的总兵官,为何在见到这位肥头大耳,一身酒味,与十几个女人玩乐的大太监时,居然有几分的谄媚,恭敬有加,极力讨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