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手下一帮留学生(求保底月票)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最能编的狗牙根
- 2350字
- 2025-04-08 18:18:10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1978年12月更是特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此时距离宣布改革开放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距离北边解体也只剩下十三年。
轰然倒塌之后,中国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北方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燕大的三角地自从进了十二月份,每天都很热闹,寒风中掩盖不了大家讨论当前时事的热情。大家有议论即将召开的会议的,也有讨论边疆局势的。
媒体上对南边猴子的措辞越来越严厉,大部分的学生都在提议,给对方一个狠狠的教训。
刘一民不免为李兰勇担心了起来,也不知道他分到哪个部队了!
“一民,你觉得这次开会,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刘振云凑过来问道。
“根据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政策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我们拭目以待就行,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下午朱光遣教授的美学课,可别再让教授指到你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教授...算了,我还是看书去了!”刘振云耷拉着脑袋,开始了看书。
下午刘一民从教学楼里面出来,碰到了美国留学生李聪仁,身边还跟着小美贺子和其余的几位留学生,各国的都有,其中有一个络腮胡,像是阿拉伯人,带着头巾。
李聪仁热情地跟刘一民打招呼:“刘,好几天没见到你!”
“你们在找我?”刘一民问道。
“也没有刻意的找,有缘总会遇见,没想到今天才遇到。”李聪仁笑着说道。
有缘总会遇见?刘一民给了李聪仁一个白眼。旁边的小美贺子上前解释,李聪仁学习的是武周的历史,学到了武则天崇佛的部分,为了搞清楚,就去看了不少佛教的内容,人现在张口闭口就是有缘没缘的。
“咱们两个缘不缘的不重要,我的肚子现在跟食堂有缘,得去见一面!”刘一民笑着回道,在学校上学,明明什么都不干,肚子饿的快。
“刘,我也跟食堂有缘,走,我请你到我们食堂吃饭,”李聪仁拉着刘一民的胳膊就准备走,旁边的几个留学生笑着簇拥了过来。
刘一民拍了拍李聪仁的胳膊:“别,你们留学生26楼的食堂去还要登记,太麻烦。”
旁边的一位留学生说道:“校方分两个食堂不公平,我强烈要求在一个食堂吃饭,这样还可以跟中国学生学习汉语,我明天就去抗议。你好,刘一民同志,我叫克俚福,来自美丽的马耳他。”
克俚福的络腮胡刮的很干净,眼窝不深,脸盘很宽,他后来做过马耳他驻中大使。
见刘一民想走,几人一商量,拉着刘一民来到了长征食堂吃饭,他们手里拿着外汇券消费,这玩意儿是个硬通货,能买洋玩意儿。
聊了半天才知道,他们想了解一下老北平的各个方面,学习一下中国的文化。
“你们找我算是找错人了,我不是燕京人,我是豫省人。你们把我当成京爷,那不是僭越了吗?”
“僭越”这个词好几个留学生不懂,好在李聪仁懂,又给他们解释了一大堆。
“刘,我们想了解北平应该找谁?”
刘一民看在这一桌菜的份上,说道:“等有时间了,我带你们找一个老北平,不过这可不是谁都能见的,给马爷准备几瓶莲花白。”
听完后,一群人兴奋地用手交流了起来。
“刘,我们已经跟留办的老师还有中文系的老师打过报告了,让你带我们了解中国,他们都同意了。”
李聪仁跟克俚福对视了一眼说道,克俚福是中文系的,提前找到了中文系的领导说明了此事。
刘一民:....
回去的路上,克俚福和李聪仁两人一左一右,刘一民让他们两个到时候别把小美贺子带过去,他怕马爷看到小日子搂不住。
等混熟了才知道,他们这几个留学生真不是白给的,戴着头巾的那位是巴J组织的,身上还带着biubiu,还有个家伙是职业S手。
刘一民一脸无奈,这特么一群都是什么人啊,燕大当真是兼容并包啊!
回到宿舍,留办的人已经在等着他了,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告诉刘一民让他不要紧张。
“刘一民同志,我们看过了你的档案资料,是个好同志,政治上可靠。你带着这些留学生,我们也放心,多带他们学习学习咱们中国文化,让他们感受一下咱们的革命精神。“
刘一民装作打死不跟他们这些人接触的样子,在留办的领导再三的做工作下他才同意。
“你放心,我们今天的话都记录成档案递交到校办还有部里面。”
得到了他们的承诺,刘一民才放心。后来他又提议成立一个中华文化研究社,由团委或者留办那边的人当社长,上了一个双保险。
从今天开始,他手下就有一群留学生了。别的不说,拉着这群人去倒卖友谊商店的商品和外汇券,就能积攒万贯家财。
前提是,他的脑袋得够硬。
.....
“燕大新闻专业办了一份学报,你们看了没有?刘一民在上面接受了采访!”
《今天》编辑部所在的大杂院内,主要的成员又一次聚会。他们在统计《今天》杂志总共收到多少份的订购信,以及规划下一期的内容。
“看了,一派无言,什么大诗人小诗人都是诗人,谁是代表他说了不算,读者说了算,这孙子口也忒大了。”黄睿翘着二郎腿说道。
张鹏止也说道:“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是在说咱们言之无物吗?咱们还没一个月,就收到了快两千份订购信,说明咱们的诗歌是受欢迎的,我昨天去西单MZ墙,很多人都在讨论。我还专门拿他跟北島做了比较,大家对北島的呼声比较高。”
“争论嘛,咱们下一期再发表一篇关于诗歌理论的文章。”北島淡淡地说道。
正说话间,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几人吓得立马看向门口,听到是刘雨的声音,才放下心来。
刘雨眼圈微红地走了进来,手里面拿着几份杂志和报纸。
“刘雨,你怎么了?谁欺负你了?”黄睿问道。
“《人民文艺》上发表了刘一民的一篇小说,写的太好了,都给我看哭了。《诗刊》上也发表了刘一民的一篇诗歌,报亭排队买的人都买疯了。这么冷的天,队排了得有几百米。”
其余几个人一愣,纷纷从刘雨的手里面将两份杂志给接了过去,刘雨的话犹如一记耳光打在了张鹏止的脸上。
“疯了?你看错了吧,杂志上文章那么多,谁知道大家是为了那篇文章买的!”张鹏止不死心地说道。
这话如同郑渊杰去找编辑加稿费,编辑傲慢的对他说,谁知道因为是你的作品好,还是因为其他人的好。
老郑当时听到这话,鼻子都气歪了!
Ps:关于留学生群体带biubiu这个,大家可能不相信,是真的,查了那个克俚福的采访。
4月,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