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暂停脚步
- 1979:从香江文豪开始
- 河西村人
- 2064字
- 2025-03-16 12:54:25
《难兄难弟》是六十年代邵氏非常著名的一部喜剧电影。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新一城也拍了一部《难兄难弟》,不过故事和套路倒是和邵氏版本的并无半点瓜葛,只是套用了这个名字。
到了九十年代,陈可欣拍了一般《新难兄难弟》,王京拍了一部《精装难兄难弟》。
同时无线还拍了一部以电影剧情为基础的《难兄难弟》电视剧。
甚至到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香江这边也还拍了两部《难兄难弟》。
可想而知《难兄难弟》这部电影在香江有多经典。
最早的这部《难兄难弟》的男主正是当时邵氏当红男演员谢闲。
陈家华拿出来的这部《新难兄难弟》可不是陈可欣那一版,而是新一城那版。
新一城版本的《难兄难弟》是由麦迦执导,于1982年上映,拿下了当年香江票房榜的季军。
仅次于《最佳拍档》和程龙的《龙少爷》,力压李联杰的《少林寺》。
剧情也还是喜剧的基调,两个小人物,自身难保还要帮助比他们更悲惨的姐妹。
电影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嬉笑来表达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一直到最后一群难兄难弟干成一件大事。
最精彩的部分还当属电影的结尾,所有新一城的明星齐来客串,来了一场惊天大逆转的好戏。
许关杰、徐可、谭永麟、麦迦等相继登场,性格明显,精彩纷呈。
陈家华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和邵氏合作,也有对这精彩结尾的考虑。
因为无线加邵氏,最不缺的就是明星。
而且这部电影也可以像新一城那样,蹭老版《难兄难弟》的热度。
再加上这部电影投资也不大,原时空电影的投资只有《最佳拍档》的零头,但是票房却不菲。
邵大亨一眼就看出《新难兄难弟》的价值以及电影投资规模,所以才没有丝毫犹豫地拍板定下。
“谢闲不错,其中一个男主角就定他,那另一个呢?”
“邵伯伯,具体演员的人选还是交给邵氏去选吧,相较于演员,我倒觉得导演的人选比较重要。”
这部电影原版的导演是麦迦,他在喜剧方面还是挺有两把刷子的。
而现在,邵氏的导演已经有些青黄不接,一直都是老一辈在撑着,新冒头的很少。
况且邵氏最出名是武侠片、功夫片和风月片,喜剧在邵氏中占比不大。
因此邵氏的喜剧导演就更少了。
其实王京倒挺合适的,不过他虽然已经开始展露锋芒,也还是太年轻了,以前压根没拍过电影。
抛开新一城那一挂的人,一时之间,陈家华也不知道该请谁来担任这部戏的导演。
“你觉得李汉祥怎么样,当初他执导的《大军阀》非常的不错,喜剧对他来说不难。”
“李汉祥不是已经去内地了吗?”
前年,邵大亨帮李汉祥联系了美国的医院做心脏手术。
去年康复后他就去了内地,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现在估计应该已经和北影厂搭上线了。
“这不重要,我来解决。”
“那就暂时先定他吧。”
虽说李汉祥和邵大亨的关系很好,但这次陈家华估计他没时间回香江拍这部《新难兄难弟》。
不过说到李汉祥,陈家华随即想到了另一个和他齐名的大导演张彻。
倒不是想要邀请张彻来执导《新难兄难弟》,而是他的徒弟吴雨声。
后世吴雨声以枪战片跻身香江大导之列,但刚开始他是以拍喜剧片起家的,而且票房非常不错。
甚至《新一城》的开业作《滑稽时代》,都是邀请吴雨声来拍。
只请李汉祥还是有些不太保险,可以将吴雨声作为替补。
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吴雨声似乎和嘉禾签约了,邵氏和嘉禾又不对付,陈家华担心人家拒绝。
但这可以交给邵大亨去解决,他大佬来的,吴雨声也和邵氏颇有渊源,应该难不倒他。
更何况办法总比困难多,大不了像帮新一城拍《滑稽时代》时那样用个假名。
随即陈家华跟邵大亨说了吴雨声,他也同意将其当做备选。
事情大概谈妥之后,第二天他安排梁普志来到邵氏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新难兄难弟》投资不高,大概六十万就够了。
交给邵氏来制作,五十万就能搞定。
不过陈家华还是希望电影能够精良一些,多加了十万投资。
加上这部电影,寰亚已经有四个项目在筹备拍摄,也是时候先停下脚步。
就这四个项目,已经让寰亚人手有些捉襟见肘。
等把这几部电影制作完成,再启动新的项目,到时寰亚也该继续招兵买马。
因此梁普志最近也干劲十足,没想到新老板接受公司之后立马就火力全开。
他似乎又重新找回了当初刚加盟缤缤影业时候的激情。
至此,陈家华也略微松了口气。
过年到现在,他一直在忙电影方面的事情,其他的工作都有些被耽误。
比如他那部科幻小说《终结者》的出版。
此时已经是三月十二,《终结者》也已经完结一周了。
《新城晚报》少了这部小说的支撑,销量顿时少了很多。
但凭借这两个多月用心准备的新闻内容,倒也留住了不少人。
目前《新城晚报》每天已经能够稳定一万三千份的销量。
一万三千份和之前连载小说时五万份的销量自然没法比,却也是很多报纸望尘莫及的销量。
毕竟《新城晚报》创刊才两个多月的时间,能稳定在一万多份的销量水平已经算是非常不错。
就连同行也非常惊叹,他们本想看看少了《终结者》销量会不会暴跌。
最后销量确实暴跌了,不过跌地没有他们想象中的惨。
而《新城晚报》一万多份的销量,让《新报》报社的舆论利器又锋利了几分。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那些海外的商业出版集团也一直联系陈家华,想要拿下《终结者》的出版版权。
之前他忙于寰亚电影公司的事情,一直拖着。
现在不能再拖了,陈家华此时可没有摆谱的资格。
这段时间他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精心挑选了几家出版社,准备优先谈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