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湿疹样疱疹(eczema herpeticum)

湿疹样疱疹又称卡波西水痘样疹(Kaposi varicelliform eruption),是在原有特应性皮炎或湿疹等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或牛痘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临床要点】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岁以内的儿童及20~30岁的青年人。感染病毒后,经过10天左右的潜伏期,先出现高热、嗜睡、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然后在湿疹等原发皮肤病部位突发密集水疱、血疱,迅速变为脓疱,典型水疱中央见脐窝,周围有红晕,水疱易融合成片,表面结痂,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图1-5-1~图1-5-4)。少数可原发于正常皮肤上。皮疹多发于面部,可延及颈、肩、手,甚至全身。发病10天内皮疹常成批增多,然后干燥结痂,脱痂后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性浅瘢痕。可合并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中耳炎,甚至血行播散至各个系统而危及生命。

【病理学特点】

表皮内或表皮下水疱或脓疱,并有网状和气球状变性,真皮常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以中性粒细胞较多。由于在原有炎症性皮肤病的基础上继发病毒感染,常难以发现包涵体。

【治疗要点】

注意休息、增加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脾氨肽、胸腺肽、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病毒类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等控制病毒感染。可用磺胺、抗生素等控制细菌感染。局部以收敛、消炎、抗菌、防止混合感染为原则,如3%硼酸液湿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及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喷昔洛韦乳膏等外用。

图1-5-1 面部湿疹样疱疹(一)

图1-5-2 面部湿疹样疱疹(二)

图1-5-3 面部湿疹样疱疹(三)

图1-5-4 手部湿疹样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