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球菌感染性皮肤病

一、脓疱病(impetigo)

脓疱病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感染的传染性皮肤病,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次为链球菌,亦可见二者混合感染。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可自家接种蔓延,极易在儿童中流行。

【临床要点】

流行于夏秋季节,尤以闷热的夏末秋初天气时发病率高。多见于2~7岁儿童,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等暴露部位。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脓疱,黄豆至花生米大小,周围有红晕,脓液沉积于疱底,呈特征性半月状坠积,疱壁薄,极易破溃,破后呈红色糜烂面,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结痂,逐渐扩大,周围出现新脓疱或自家接种至远隔部位(图2-1-1~图2-1-11)。一般无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瘙痒。愈后不留瘢痕。极少数体质衰弱的重症患儿可引起败血症或肾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增加;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病理学特点】

脓疱位于角质层与颗粒层之间,脓疱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和G+球菌,疱底棘层可有海绵形成和中性粒细胞渗入。真皮上部血管扩张、充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要点】

局部可外用1%龙胆紫、0.5%新霉素溶液及红霉素、新霉素、莫匹罗星、夫西地酸软膏等。皮损广泛,全身症状明显者,可系统应用抗生素治疗。

图2-1-1 儿童口周脓疱病(一)

图2-1-2 儿童口周脓疱病(二)

图2-1-3 儿童脓疱病

图2-1-4 儿童耳部脓疱病

图2-1-5 儿童口鼻部脓疱病

图2-1-6 儿童泛发脓疱病(一)

图2-1-7 儿童泛发脓疱病(二)

图2-1-8 幼儿泛发脓疱病(一)

图2-1-9 幼儿泛发脓疱病(二)

图2-1-10 脓疱病结痂

图2-1-11 成人脓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