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老师您怎么年轻了?

  • 清妖
  • 傲骨铁心
  • 2187字
  • 2025-04-08 14:10:21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

可这屋里说的啥话!

赵教授怎么就丢江苏的脸了,怎么就不能当考官!

为了当好考官,我下午刚把一麻袋知识装进大脑中,搁你这就是白装了?

嘿!

火暴脾气上来了的赵安袖子往上一捞,毕恭毕敬的在府堂外喊了声:“下官扬州府学教授赵有禄参见知府大人!”

声音很大,也很清脆。

学官是不归地方官管,但品级尊卑搁这摆着呢。

该拜就拜,该跪就跪,没什么不适应的。

别人也跪他赵教授的嘛。

府堂内静了有那么几个呼吸后传来知府方大人的声音:“赵教授进来吧。”

整了整衣衫后赵安轻步入内,并不介意知府大人对他直呼职务的不敬做法。

官场之上除非品级差距过大,如巡抚、布政可唤知县为“某某县”,其余官员哪怕上下级关系,见了也会客气唤一声“某大人”。

扬州知府是从四品,赵安是正七品,双方差了四级是有点悬殊,但赵安是清贵的学官,按道理知府大人得客气一声“赵大人”才对。

结果是叫的赵教授,这无疑表明知府大人对赵安是不满的。

何止是不满,杀了这小子的心思都有。

明明是想利用这小子提醒皇帝吏治太过腐败,赶紧把议罪银制度收了,结果不但议罪银没取消,这小子还靠着议罪第一人的风头官升五级当上负责扬州教育的一把手,贤臣之后的知府大人能不火大么。

再想还是自己亲手送的大造化给这小子,那火星子都能烧到月球去。

横竖就是看不顺眼!

进来之后更是瞥了一眼就把头扭了过去。

刚才严重瞧不起赵教授的是省学政衙门派到扬州的监考老师娄三强,也是正七品的教授,不过人娄教授文凭很硬,乃是“副榜举人”。

所谓“副榜举人”并非正式举人,而是乡试正榜外另取若干名附加榜示,相当于预备举人,民间俗称半边举人。如果新科举人中出现舞弊或特殊情况,副榜举人便有机会递补为正榜举人。

副榜举人虽不能和举人一样参加会试,却能入国子监肄业,为“贡生”第一等的“副贡”,出来授官起步正八品。

不过娄老师能中副榜举人的原因是年纪太大,七岁启蒙一直考到五十三岁也没能跨越秀才这一阶层。

五十七岁时再次参加乡试,时任乡试主考官念在娄老师这辈子可能没有下次乡试机会,便破格将其录为副榜举人保送到京师国子监深造一年。

毕业后又是这位已经高升为军机大臣的主考官特意同现任江苏学台打招呼,将娄老师给安排在了江苏学政衙门当教授。

这位对娄老师有恩的主考官就是现任吏部汉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士毅。

有中堂大人撑腰,娄老师眼中自是进不得沙子,加之年纪大了对啥都缺乏兴趣,动辄以清廉名士自居,因而在学政衙门人缘很差。

所以,被打发来扬州监考。

来就来吧,偏是扬州府学教授是不久前因交了一千两议罪银而官升七品的赵安,这对眼中进不得沙子的娄老师而言,已经不仅仅是扬州府的耻辱,而是整个江苏教育界的耻辱!

因此一到扬州府也不去府学“报个到”,直接就找到知府方维甸建议“剥夺”赵安这个府学教授的考官权力。

理由是一个县试都考不上的监生有什么资格阅卷,又哪里懂阅卷,叫这种人参加府试会考,不是开玩笑么。

虽然娄老师在省学政衙门不吃香,可代表的却是省学政衙门,因此他的意见可以理解为省里的意见。

本就对赵安不满的方知府一见学政衙门的人愿意出头,自然大为心动。

只是赵安毕竟是府学教授,没有足够理由也不好让人不参与府试。

这不,知府大人意思把人请来委婉提醒一下,最好是赵教授有病不能参与府试工作。

这样,对上对下都有所交待。

不管怎么说,让一个童生捐监当副考官确实过份了。

扬州丢不起这人啊。

结果任凭知府大人如何旁敲侧击,任凭娄老师如何阴阳怪气,当事人赵教授硬是不接这茬。

事情不欢而散。

娄老师是松江府人,当年参加乡试时认得两位扬州考生,笔友通信多年早已结为至交。

当天晚上,自是同这两位笔友至交见面畅饮,述说各自生活工作方面的如意不如意事。

这酒一喝就喝到了晚上十点多钟的样子,将两位笔友送走后,娄老师独自回的住处。

没住府学招待所,而是住的府衙招待所。

刚进屋准备叫人打水洗漱一把睡觉时,赵安却来敲门了。

开门见是自己甚是鄙视的赵有禄,娄老师不由眉头微皱道:“这么晚,你来做甚?”

赵安也不说话,直接将一张二百两银票放在桌上。

“娄大人是省里过来的,按规矩府学应当负责娄大人在扬州期间的一切开支,只娄大人似乎对本官有所不满,连府学安排的住处都不愿入住,本官只好亲自将这笔费用给大人您送来了。”

赵安态度很好,面上始终挂着一种谦逊的美。

岂料娄老师一把抓起银票就塞在了赵安怀中,十分气愤指着门外道:“拿走拿走,本官为人清廉,向来不收这种腌臜钱!”

见是个清官,赵安无奈只好退到门外轻咳一声,楼梯拐角处等着的童训导立时带了一长相不错的姑娘过来。

不等赵安开口,娄老师脸就挂了下来:“混账,你们将本官看成什么人了!”

“咣当”一下就要关门。

结果没关上,因为赵安及时伸脚把门给卡了,忍着痛笑道:“刚才娄大人送友时似乎吟了一两句诗吧?”

“哼,我念诗跟你这监生有什么关系!”

娄老师火气更大,没想到自己竟被这等小人跟踪了。

“跟我是没有关系,可跟咱大清有关系,”

说话间,赵安已经转身看向童训导,“娄大人刚才从酒楼下来送别好友时吟的什么诗啊?”

童训导记忆很好,赶紧道:“回大人话,娄大人刚才吟的是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如此看来娄大人想来是特别怀念前明啊,既然我大清的风留不住大人,那本官只好将此事如实上报学台衙门。”

说完,赵安作势便走,结果很肯定,他被拽住了。

“别介,赵大人,有事好商量,好商量嘛。”

六十多岁的娄老师看着年轻多了。

跟孙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