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医案译注
- 徐荣鹏编著
- 2197字
- 2025-03-14 23:53:23
(二)哮喘
1.哮喘痰嗽
【出处】
《本草纲目·卷30·银杏·附方》
【原文】
哮喘痰嗽:金陵一铺治哮喘,白果定喘汤,服之无不效者,其人以此起家。其方:用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水三钟,煎二钟,随时分作二服。不用姜。《摄生方》。
【译文】
哮喘痰嗽:南京有一药铺治疗哮喘,方名白果定喘汤,服用的人没有不取效的,开药铺的人以此方兴家立业。药方组成:用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掉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水三钟,煎取二钟,根据一日的时间分成两次服用。不用生姜。(《摄生方》)
【解读】
以药测证,本方适用于治疗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证。方中白果敛肺,麻黄宣肺,苏子降肺,款冬花润肺,法半夏燥肺,杏仁肃肺,黄芩清肺,桑白皮泻肺,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宣开与清降并用,发散与收敛兼施,融散、收、清、降于一体,定喘止咳之力颇著,疗效显著,声誉远播,故药铺能以此方兴家立业。我在临床上也常用此方治疗咳喘病症,疗效颇佳。
刘某,男,65岁。2019年11月20日初诊:哮喘15年,断续治疗,未见好转,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现在感寒即发,喉中有哮鸣音,痰量中等,色白,易吐出。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脉缓滑。处方:炒白果20g,麻黄6g,款冬花10g,法半夏10g,桑白皮15g,苏子15g,杏仁10g,黄芩10g,炙甘草10g,地龙10g,7剂。11月27日复诊:患者诉十余年来未如此轻松过,哮喘基本消失,痰亦大减,舌苔退,惟劳累后稍喘,续上方,加黄芪30g,7剂。后来回访,此方服完后病即痊愈。
2.寒痰气喘
【出处】
《本草纲目·卷35·巴豆·附方》
【原文】
寒痰气喘:青橘皮一片,展开,入刚子一个,麻扎定,火上烧存性,研末。姜汁和酒一钟,呷服。天台李翰林用此治莫秀才,到口便止,神方也。张杲《医说》。
【译文】
寒痰气喘:青橘皮一片,铺开,放入巴豆一个,用麻线捆住,在火上烧存性,研为细末。用姜汁和酒一钟,加入细末,搅拌均匀,小口饮服。天台一位姓李的翰林用此方治疗莫秀才,药才入口,气喘便止,真的是神效之方。(张杲《医说》)
【解读】
巴豆,又名刚子,味辛性热,能祛寒痰,善治寒痰壅塞气道所致的呼吸困难,将其放在火上烧存性,可减低其峻猛之性,降低其毒性;青橘皮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姜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酒能行药势,且有散寒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散寒化痰之功。寒痰得祛,则气道通利,而气喘自止。
3.多年喘咳
【出处】
《本草纲目·卷36·胡颓子·发明》
【原文】
时珍曰:蒲颓叶治喘咳方,出《中藏经》,云甚者亦效如神。云有人患喘三十年,服之顿愈。甚者服药后,胸上生小瘾疹作痒,则瘥也。虚甚,加人参等分,名清肺散。大抵皆取其酸涩,收敛肺气耗散之功耳。
【译文】
李时珍说:蒲颓叶是治疗喘咳的药方,出自《中藏经》,书中说病情严重的也有神效。有人患喘三十年,服用后很快就好了。病情严重的服药后胸部生小瘾疹,有瘙痒感,则是病情好转的征兆。如果兼有虚证,加入人参等份,名清肺散。大概是取蒲颓叶味道酸涩,能收敛肺气耗散的功效。
【解读】
案中患者病喘三十年,当属虚证。蒲颓叶味酸性平,味酸则收敛,故能收敛肺气以止咳平喘,对于属于虚证的喘咳用之较为适宜。人参补气之功尤著,为补肺之要药,故虚甚加人参。
4.小儿齁喘
【出处】
《本草纲目·卷44·鲫鱼·肉·附方》
【原文】
小儿齁(hōu)喘:活鲫鱼七个,以器盛,令儿自便尿养之。待红,煨熟食,甚效。一女年十岁用此,永不发也。《集简方》。
【译文】
小儿齁喘:取活鲫鱼七个,用容器盛放,让患儿往容器里小便,用尿液养鲫鱼。待鲫鱼颜色变红,煨熟食用,非常有效。一个十岁的女孩患齁喘,用此方而病愈,并且永不复发。(《濒湖集简方》)
【解读】
齁喘,指喘急而喉中痰鸣,鼻息气粗声高。多因内有积痰寒饮,外感寒邪,外寒与内饮搏击,导致肺气壅阻所致。
鲫鱼味甘性平,具有补益脾胃、除湿利尿、和胃止呕的功效。脾属土,肺属金,食用鲫鱼可培土生金,使肺气足。用童子小便喂养鲫鱼,使其味咸,咸能软坚,能化积痰。本方可奏益气化痰之功,但用来治疗齁喘,尚嫌不足。此案极言其效,可能医理尚有未悟及之处。
5.小儿痰喘
【出处】
《本草纲目·卷30·胡桃·油胡桃·发明》
【原文】
溧阳洪辑幼子,病痰喘,凡五昼夜不乳食。医以危告。其妻夜梦观音授方,令服人参胡桃汤。辑急取新罗人参寸许,胡桃肉一枚,煎汤一蚬壳许,灌之,喘即定。明日以汤剥去胡桃皮用之,喘复作。仍连皮用,信宿而瘳。此方不载书册,盖人参定喘,胡桃连皮能敛肺故也。
【译文】
溧阳洪辑的幼子,患痰喘病,已经有五日五夜没有吃奶了。医生告知他患儿病情危急。他的妻子晚上梦见观音菩萨传授一药方,令服人参胡桃汤。洪辑急忙取来新罗人参一寸左右,胡桃肉一枚,煎成汤约一蚬壳,灌服,痰喘即定。第二日用水浸泡胡桃,剥去胡桃皮后,与人参煎汤服用,喘又发作。仍然连皮使用,两夜后病愈。这个药方在书中没有记载,大概是人参能定喘、胡桃连皮能敛肺的缘故。
【解读】
以药测证,案中患者之痰喘当属虚证。肺主一身之气,肾主纳气,肺肾两虚,故气喘不已。人参味甘性平,能大补元气,为补肺之要药;胡桃,即是核桃。核桃仁味甘性温,长于补肺肾、定喘咳;核桃皮具有敛肺之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肾、敛肺定喘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