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编简介

胡昔权,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主任,岭南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副主任。入选“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从事康复医学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专业特长为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脊髓炎、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运动、认知等功能障碍的康复。尤其擅长于偏瘫和截瘫的康复、肢体痉挛的肉毒毒素注射、各类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诊疗与康复。

现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和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神经康复分会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著30余篇;牵头执笔《中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专家共识》;以第一完成人获2018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广东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编或副主编《神经疾患康复治疗技术》《神经康复学》《脑卒中康复治疗》《偏瘫康复训练图解》等8部专著/教材,参编专著20余部。

金冬梅,医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芝加哥康复中心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专科主任。在中山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并于美国排名第一的康复中心进行了半年的访问学者学习和一年的博士后研究。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治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康复治疗分会会长、呼吸康复分会常务委员。

医疗方面: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有深入研究。对昏迷等神经系统重症疾病的康复有丰富的经验,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擅长本专科特色技术如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眼肌、面肌痉挛和肢体痉挛,肉毒毒素治疗瘢痕、神经痛和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等。为积极推广肉毒毒素在神经疾患的应用,在学会的支持下多次举办肉毒毒素注射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培养了省内外400余名医生掌握此项技术。

教学方面:作为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和编写委员会秘书,参与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治疗本科专业规划教材第1、2、3轮教材的工作,以及规划教材的编写,并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多部。

科研方面: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发表论著共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何晓阔,医学博士,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从事康复医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4年,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康复研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瘫痪康复(如偏瘫、截瘫、肢体瘫痪)及其相关并发症(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肠道等)神经调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擅长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包括经颅磁刺激、电磁成对刺激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骶神经根电/磁刺激技术;精通神经肌肉电刺激、超声及膀胱镜定向靶肌肉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及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等。

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神经调控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神经调控与康复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标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评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康复医学会常务秘书长等。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市级及院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副主编《康复治疗指南》《神经康复技术》《脊髓损伤的居家康复》等专著多部,获得专利5项。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厦门市医学会十大技术创新奖、厦门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厦门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

燕晓翔,硕士,副主任医师,2009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首届本硕连读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工作。发表英文SCI收录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获国家专利授权3项,主编、副主编科普著作3本。

有多年的脑血管病急危重症救治经验,在神经重症方面开展了多项重症诊疗技术(呼吸机治疗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气管插管技术、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技术、深静脉导管置入技术等)。擅长于脑血管介入(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救治(动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等神经介入的诊疗工作,年完成神经血管介入手术800余例,同时有着丰富的神经重症康复诊疗经验,先后参与多项临床科研工作,曾发表多篇关于神经重症患者意识评定及重症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论文,并有多篇中英文论文发表,申请专利4项,授权3项。

2020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工作中,参加了安徽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工作,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及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