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耳诊 面诊 眼诊 手诊
- 姜军作 衣运玲主编
- 816字
- 2025-03-18 23:27:45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小肠、胆、大肠、胃、膀胱、三焦等六腑,脉、筋、皮、肉、骨等五体,以及眼、耳、鼻、舌、口、前阴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是所有器官都是通过全身的经络互相联系起来的,而且这种联系有其独特的规律,也就是:一脏、一腑、一体和一窍构成一个系统,比如肝、胆、筋和目构成“肝系统”;心、小肠、脉和舌构成心系统;脾、胃、肉、口构成“脾系统”;肺、大肠、皮和鼻构成“肺系统”;肾、膀胱、骨、耳和二阴构成“肾系统”。每一个系统,皆是以脏为首领,所以五大系统则以五脏为中心。每个脏腑和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是人体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不同的功能,但又在整体活动中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因素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