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与质量标准研究(第二册)
- 程学仁 沈斌斌 魏梅主编
- 987字
- 2025-03-14 22:37:58
第五节 SDS-PAGE蛋白电泳
SDS-PAGE 由非变性 PAGE 发展而来,是由丙烯酰胺(Acr)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其分离机制包括电荷效应、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SDS-PAGE 作为生化研究中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手段,具有装置简单、条件灵活、方法成熟和重复性良好的多种优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在蛋白组提取方面,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SDS,能提高样品中难溶性蛋白质组分的溶解、提取和电泳分离;②在蛋白质鉴定方面,使用SDS-PAGE时,样品进行变性处理后,解离为单独的多肽链,便于进一步测序的鉴定;③在蛋白质定性方面,通SDS-PAGE电泳时,多肽链分子量与其电泳距离或淌度成正比,可以估算其分子量,起到粗略定性的作用。由此,Breci等人将SDS-PAGE分离切胶作为质谱检测分析前的一种样品分离分级的方法,并探究了该方法的效率。
到目前为止,在多肽链层面的分离上仍然是分辨率最高的方法,且具有装置简单、条件灵活、方法成熟和重复性良好的多种优点。使得SDS-PAGE成为自1960年起几乎所有生化研究中必备和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手段。对于SDS-PAGE分离后的蛋白质的检测,近30年来多采用免疫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或染料染色接以条带选取和质谱分析,但是充分利用SDS-PAGE在复杂蛋白质体系多肽链层面上的分离优势、不依赖于染色结果,系统性地与质谱进行联合应用,实现大规模组学分析的研究还很少。
一般SDS-PAGE蛋白电泳的分析流程包括制胶→上样→电泳→染色→成像。
1.制胶
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其中浓缩胶浓度固定为 5%,分离胶浓度一般为 12%和 15%,配方见表2-5-1。
表2-5-1 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配方

2.上样及电泳
一般取供试品溶液10μl及预染色的蛋白Marker 5μl上样,以80V恒压预电泳 30 分钟,当溴酚蓝指示剂到达分离胶以后,采用 110V 恒定电压继续进行电泳约120分钟,直至溴酚蓝指示剂距离凝胶底部约 0.5cm 处时,关闭电源。
3.染色及成像
小心将PAGE胶从玻璃板间剥离,将剥离的凝胶置于10ml染色液[0.1% 考马斯亮蓝 R250(w/v)-7% 醋酸(v/v)-50% 甲醇(v/v)]中,于水平往复式摇床上(60rpm/min)染色15分钟。弃去染色液,换上10ml脱色液[7%醋酸(v/v)-20%甲醇(v/v)],60rpm/min,脱色30分钟后,更换新的脱色液,继续脱色90分钟。弃去脱色液,加入15ml水合液[7%醋酸(v/v)],使凝胶水合30分钟以上。水合结束后,用洁净的医用卫生棉小心擦去凝胶表面沉积的CBB颗粒。最终将处理好的PAGE胶密封在适量的7% 醋酸溶液(v/v)当中,拍照及扫描。
将上述电泳的结果进行差异化比对,对于差异区进行切胶和酶解,供进一步质谱分析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