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苏珩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太子府,只见朱门高阔,庭院深深,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气派。

在侍从的引领下,她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书房。

太子身着华服,正站在窗前,听到脚步声,缓缓转过身来。

“苏珩,你来了。”

顾晏殊的声音低沉而温和,目光如炬,打量着眼前这位在国子监崭露头角的学子。

苏珩连忙行礼,“学生见过太子殿下。”毕竟他现在是国子监的学生,依礼,要自称为学生。

顾晏殊微微一笑,示意她起身,“不必多礼,听闻你在国子监文试武试皆表现出色,本太子甚是好奇,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苏珩谦逊道:“殿下过奖,不过是用心钻研学问、勤练武艺,不敢有负师长期许。”

顾晏殊与苏珩谈论起治国之道、民生之策,苏珩思维敏捷,对答如流,言辞间尽显对天下苍生的关怀。

顾晏殊暗暗点头,心中对她愈发欣赏,若是将他纳入自己麾下,岂不是更胜一筹?他的太子之位一定会更加稳固。

交谈间,顾晏殊看似不经意地询问苏珩的身世背景,苏珩心中一紧,却神色自若地将早已编好的经历道出,巧妙避开了与侯府相关的内容。

一番长谈后,苏珩告退。

走出太子府,已经是第二天早晨。

阳光洒在身上,她却感到一丝寒意,太子看似温和的试探,让她明白,自己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往后行事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他听闻太子前来招纳贤才,能得到太子的赏识自然很重要,太子的人脉广泛,能得到不少有用的线索。

苏珩突然有些担忧,但他可是女子身份,一旦被太子发现真实身份,那可是欺君之罪,是要人头落地的啊?

他还是很纠结,不知该如何是好。

回到国子监,赵轩和周逸早已等候多时。

见苏珩回来,赵轩急忙迎上去,“苏兄,太子召见,所为何事?”

苏珩将交谈内容简要告知,重点说出了太子招纳贤才的事情。

周逸沉思道:“太子关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苏兄往后行事要多加留意。”

苏珩点头致谢,“走,今晚小酌一杯?”

夜晚,三人相约在国子监后的小亭中饮酒畅谈。

月光如水,洒在亭中,四周静谧,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桌上摆满了简单的酒菜,三人举杯,赵轩满脸兴奋,“苏兄得太子青睐,日后定能大展宏图!”

苏珩苦笑着摇头,“不过是一次交谈,未来还充满变数。”

几杯酒下肚,气氛愈发热烈。

他们分享着各自的梦想,赵轩渴望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周逸立志著书立说,传承学问。

苏珩则希望能为世间铲除不平,让正义得以伸张。

谈及深处,苏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她想起家族蒙冤,复仇之路漫漫,不禁握紧了拳头。

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亭子附近的假山后,一个黑影正悄然倾听着他们的对话。黑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悄然离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苏珩如往常一样前往藏书阁查阅资料,却发现自己标记过的有关朝廷旧案的书籍不翼而飞。

询问藏书阁管事,管事却吞吞吐吐,眼神闪躲。

苏珩心中一沉,意识到有人在暗中监视她,并且试图阻止她探寻真相。

与此同时,国子监里开始流传一些对苏珩不利的谣言,说她攀附权贵,与太子勾结,心怀叵测,想利用太子攀龙附凤。

谣言迅速扩散,原本对她友好的同学,看她的眼神也变得异样。

赵轩和周逸听闻后,坚定地站在她身边,赵轩气愤不已,“这些谣言肯定是有人故意散播,我们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

“自然!我行得正坐得端,不怕故意污蔑!”苏珩可不信谣言,她知道,人一旦站在高处,就有不少人来拖拽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