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域社群运营从入门到精通
- 赵纡青 戚泰
- 1334字
- 2025-03-28 15:57:04
1.2.2 互联网流量(媒体)时代
2000年前后,互联网浪潮滚滚而来,互联网技术颠覆了传统媒体。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双向可交流,并且几乎零成本的可无限增加频道的新流量模型和新媒体体验。短短20多年,中国互联网快速经历了几个关键时期,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用户体验,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应用领域的领头者之一。
1.门户论坛元年(1998年)
PC(个人计算机)屏幕开始抢占电视屏幕,并诞生了几个门户论坛头部公司,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新浪网、搜狐网、天涯社区、网易新闻;还有无数慢慢消失在大众视野里的公司。那个时候只要架设好服务器,找几个技术人员,再找一批内容编辑,就是一个大的流量入口。1997年全国网民约有62万人。
2.“搜索为王”元年(2000年)
以Google和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技术开始进入市场,激发了人们主动找寻答案的激情。而且主动搜索关键词的背后是天然精准的流量,进而衍生出了SEO和SEM两大搜索流量转化运营体系,让Google和百度成了那个时期最大的流量广告公司。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商品搜索也是一样的原理。1999年,腾讯QQ上线运营。2000年,全国网民约有1690万人。
3.移动智能元年(2007年)
如果说在PC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是网站的流量入口,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和应用市场则是所有应用的入口。2007年第一代iPhone 2G发布,乔布斯为全世界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把手机真正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拉开了APP经济的序幕。2011年5月26日,中国央行正式发放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拉开了移动支付作为“新基建”的序幕。2007年,全国网民约有1.62亿人。
4.社交媒体元年(2009年)
PC互联网时代,个体影响力还不是主流,是社交媒体的出现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变成自媒体。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像风暴一样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同年B站成立;2010年小米成立,同年美团成立,并充分利用了微博的流量红利;2011年知乎成立,快手成立,微信上线运营;2012年今日头条上线运营,滴滴上线运营,有赞成立;2013年小红书成立;2016年抖音上线。社交媒体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视频化、直播化。在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成为全球第一,约有3亿网民。
5.(微信)私域流量元年(2015年)
很多人都说2020年是(微信)私域流量的元年,但成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等“玩家”就是利用微信提供的私域流量基础设施进行流量的裂变、增长和转化的,所以2015年才是真正的私域流量元年。国货新消费品牌的代表品牌——完美日记成立于2017年,在流量端也充分利用了“公域+私域”的组合打法,进行了初期的起盘。发展到今天,完美日记的私域流量池资产已经成立了独立的私域品牌——完子心选。2015年,全国网民约有6.8亿人。
注意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约达9.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7%。公开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快手平台上促成的电商商品交易总额(GMV)达3812亿元,同比增幅达540%。反观传统媒体,2019年TCL发布了相关数据,受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电脑的影响,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从2017年的70%降到了30%。从显示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传统流量(媒体)和互联网流量(媒体)平分秋色,互联网流量(媒体)甚至有超过传统流量(媒体)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