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莫要小觑了天下英雄
- 三国:挟曹操以令天子
- 天黑独白
- 2025字
- 2025-03-22 14:40:00
卫觊眉头一皱,忍不住开口道:
“明府,王术不过是盐仓仓曹,即便出自太原王氏,恐怕也不是主族,而是旁支子弟,他如何能够贪污上百亿钱?
上百亿钱需要多少石盐才能卖出来,河东郡上下这么多眼睛看着,之前竟无一人发现?”
言语之中,颇有些不客气,卫觊身为安邑县令,世修律法,对于贪官污吏最为讨厌。
杨文斜视了一眼卫觊,坐在脚后跟上,身体也放松下来,语重心长看着卫觊:
“伯儒啊,你还年轻,不知官场险恶,许多人看起来不显山漏水,贪污起来那可是深不可测。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即便王术是旁支子弟,但那也是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有人是三公之位,普通官员看到王术贪污,哪里敢多说其他?当然那也是我没有发现,若是让我提前知道,王术此人我定斩不饶!”
看着杨文义正言辞的样子,卫觊忍不住还要说什么,却感觉有人在拉自己衣角,转头一看,裴茂用眼神示意自己不可多言,顿时叹了口气,不再言语。河东郡守是什么货色,卫觊知道自己也争辩不出什么结果来。
众人反应皆落入林晦眼中,杨文是想落井下石,顺便平账,将自己贪污的事情也栽在王术头上,弄出个上百亿的大案。
卫觊和裴茂则和王术没有什么接触,更大的倾向是坐山观虎斗。
“此案事关重大,说不定洛阳会派人过来查案,我担心到时候太原王氏攀咬其他人……”林晦皱眉,说起了自己的担忧之处。
杨文立刻道:“他敢!我这就派人在河东追查王术的不法之事,寻找足够多的证据,让太原王氏哑口无言!”
有了杨文这句话,林晦就放心下来,一郡太守全力炮制证据,绝对够太原王氏喝一壶的,“明府大义!彰我河东风度,不畏强权,我自当如实禀报张使君,此案了结后,陛下论功行赏,明府说不定也会高升洛阳,三公之位,一步之遥……”
杨文眉飞色舞,立刻打断林晦:“哎,此言差矣,吾只不过是主持正义而已,绝非是为了升官!林盐监莫要小觑了天下英雄!”
林晦一愣,连忙举起酒杯:“明府,是我的错,在下先干为敬!”
“同饮同饮!”杨文笑眯眯也一饮而尽。
二人放下酒杯,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卫大人,听闻卫氏以律法传家,正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林晦对着卫觊举起酒杯。
“林盐监但说无妨。”卫觊也举起酒杯,对于林晦,他的心情很复杂。当初自己还想磨一磨林晦的性子,再把林晦收为麾下。
没想到林晦运气太好,受张奉重用,短短几日已经成了河东郡代盐监,职位之重,不在自己之下。
升官速度之快,机遇之离奇,远超卫觊想象。
“张使君将盐池托付于我,责任之重,令我寝食难安。
思来想去,我必须得让盐丁们用心做事,提高盐产,同时保证盐池不出事,方不负张使君重托。”
林晦皱着眉头,眼睛下的黑眼圈,让在场的三人心有戚戚焉。
如今的世道,想做好一件事何其之难?
即便是杨文,想要做成一件事,也有诸多考虑,河东的豪强、士族,他都得顾忌。
若是士族、豪强不同意的事情,杨文也不敢强行推动。
没办法,谁让杨文不是河东本地人,没有丝毫根基呢。
“提高盐产量,利国利民,在国法范围之内,能够帮到盐监大人,乐意之至。”卫觊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林晦的为人风度,卫觊很欣赏。
但到了真正做事上面,林晦是否有真正的能力,卫觊并不抱希望。
出身农户,家贫乃至于当了盐丁,没有家族支撑,没有地方为政经验,林晦要如何管理盐池,提升产量?
莫非是想要自己帮忙管理盐池?
如此一来,自己有越权之嫌,不过按照律法,好像也没明确规定……
“圣人云民以食为天,俗语有言:要想马跑,先让吃草。
盐池产量来自于盐丁的劳作,而如今盐丁困顿不堪,饥一顿饱一顿,劳力疲惫,不堪重任。所以今天我开粮仓施粥,让盐丁饱食一顿。”
卫觊立刻站起来高呼道:“此事不可!”
随即反应过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想必是盐监开仓施粥,盐丁聚集,所以范举才会误认为盐监要造反吧?”
看到林晦不说话,卫觊叹了口气,果然林晦没有丝毫御民经验,幸好今日还能改过来,要不然日后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林盐监,我知道你对盐丁心怀善意。但人性本恶,需要以律法约束。你让盐丁饱餐,你可知会发生什么事?”
“什么事?”
“吃饱喝足,就会无事生非,盐丁都是卑贱之人,不懂礼义廉耻,吃饱了饭,就会胡思乱想,不堪忍受劳役,就会心怀不轨,结伴逃跑,聚众暴动!”
“盐丁全是刁民,林盐监当慎重行事。”
林晦听到这里,笑了笑,开口道:
“这正是我要拜托卫县令的事情。”
“人性无善无恶,全在后天教化。
圣人之言是教化,律法也是教化。
今日,便请卫县令给盐池单独赐法,若是能教化盐丁,日后未必不能推广到安邑县、河东郡,乃至天下!”
卫觊浑身一震,不可思议看着林晦。
一旁的裴茂开口道:
“林盐监,你打的好算盘,盐丁有什么好管理的,你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便是。
这样把伯儒兄牵扯其中,是怕到时候弄出了暴乱,没人替你分担责任是吧?”裴茂冷笑一声,一副我看透你的的样子。
没想到卫觊站起身来,开口道:
“盐监此话当真?”
裴茂一脸震惊看着卫觊,“伯儒兄,莫要着了此人的道。”他想不明白,为何一向谨慎小心的卫觊,会被林晦三言两语忽悠了进去。
而裴茂不知道,对于以律法传家的卫觊来说,能够有个地方验证自己毕生所学,是多么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