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度笑眯眯的,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看着魏关孙,抱拳行礼:“公子,我们今日所得共计七百四十余万贯,当有七十四万贯打赏,然钱货不够,当如何处置?”
加上田产,总计七百四十余万贯,一成就是七十四万贯,而金银珠宝铜钱粮食布帛,加起来才二十六万余贯,差得远呢。
察子们的目光齐刷集中在魏关孙身上。
“我提醒过你们,是财货,是财货。”魏关孙摇头:“田产不算。”
“田产不算?为何不算?”焦度满眼不敢相信。
“是啊,公子。”察子们也是不解。
田产是大头,若是不算的话,岂不是损失惨重。
当然不能算,不然就掉进贾似道的陷阱中了。
贾似道推行公田法时,宣称按爵授田,超出爵位所得部分,由朝廷出钱买回来。
在北宋初年,朝廷有大量公田,分给百姓耕种,因而税源充足,元丰年间能收六千万贯税赋。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重,公田被兼并一空,朝廷再无公田。
公田,就是国有土地,都给兼并一空了,平头百姓的土地还能保得住?
因而,由朝廷出钱买的话,就是要把全国的土地买回来,南宋没那财力。
若是有那财力,南宋就不会爆发财政危机了。
贾似道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狠狠压价,把原本值一千贯的田地作价四十贯,依然买不起,后来打白条,欠着,有钱了再给。
最后,白条也不打了,直接抢。
这就弄得怨声载道,反对声浪一片,这是贾似道失败的重要原因。
魏关孙要是把田产也算进来,就是重蹈贾似道的覆辙了。今日所得财货不过二十六万贯,还得倒帖四十八万贯。
正是考虑到这点,魏关孙才再三提醒他们,拿出财货打赏,而不是所有所得。
“你们也知道,这些田产是抢夺百姓的,都是有主之物,我们应当还给他们,自然不能算进来。”魏关孙解释。
“……”焦度有些难以接受:“这不是损失太大了?”
“是啊。我们可是冲着发财来的。”察子们情绪有些低落。
魏关孙明说了:“田产太多了,若是算进来,朝廷不仅没有所得,反而还要筹钱补给你们,我何必如此折腾?”
焦度:“……”
察子们:“……”
魏关孙又道:“因而田产肯定不能算。商铺和工坊,可以算进来。”
“真的?”焦度眼睛放光。
“真的么?”察子们很是希冀。
商铺和工坊加起来,值十八万贯,一成就是一万八千贯了,数目不少了。
这可以算是一种补偿方案,魏关孙重重颔首:“当然。”
焦度略一计算:“如此说来,财货加上商铺工坊,就是四十四万余贯,一成就是四万四千贯,人均三十贯了,不少了。”
“三十贯?”
“一天就得三十贯?”
察子们惊喜不已。
魏关孙打气:“处理完城里的,还要去各个村处理,还会有所得,你们还能分不少。”
“太好了。”
“真的发财了。”
察子们大喜过望。
说服了察子们,可以打赏了,魏关孙宣布:“今日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陆振之当居首功,因而他当得百贯,你们可有异议?”
“百贯?”
“这也太多了吧?”
察子们眼珠子都快瞪掉了。
“我早就说过,以功论赏。”魏关孙提醒他们。
“这样好!这样好!”焦度率先赞成。
“没异议。”
“就该如此。”
察子们能接受,功大者多得,功小者多得,自己立功了,就可以比他人拿得多。
陆振之快步过来,笑得嘴哪里合得拢,双手抱拳,对魏关孙见礼:“多谢公子!”
“恭喜你拔得头筹。”魏关孙问道:“要钱还是要银子?”
“公子,要是铜钱的话,会压死我。”陆振之笑眯眯的:“还是要银子吧。”
一贯铜钱以六斤计,一百贯就是六百斤,真要压死陆振之。
魏关孙拿起一锭官银,重五两,递给陆振之。
陆振之接在手里,抛抛,感觉美妙极了。
魏关孙不断给官银,一共二十锭,就是一百两。
陆振之有些意外:“公子,银贵钱贱,一两银子能兑一千两百钱,八十四两就够了。”
“国朝的确是银贵钱贱,一两银子能兑到更多的钱,然你们为国出力,岂能亏待了你们?”魏关孙趁机收买人心:“不算田产,已经是亏了你们一次,岂能再亏你们一次?”
“谢公子!”
“谢公子!”
察子们大喜过望,纷纷致谢。
全部拿银子的话,可以多兑两成铜钱,数额不小了,这是意外之喜。
陆振之拔了头筹,欢喜不已,捧着白花花的银子,风一阵飘到察子们面前,双手捧着,慢悠悠的走动,显摆起来了。
昂头挺胸,得意非凡,如同得胜的将军似的。
在魏关孙监督下,以都为单位,进行打赏。每个人的功劳都是公开的,大多数没有问题,只有少数有出入,他们提出来,魏关孙裁决,公平公正,心悦诚服。
按功劳大小打赏,功大者多得,功小者少得,功劳最大的是陆振之,他得百贯。
第二个功大的竟然是焦度,他得八十贯,魏关孙好生惊讶,站在焦度面前:“你身受如此重伤,竟然还得次功,不容易啊。”
“哈哈。”焦度笑得可开心了,双手捧着银锭,冲魏关孙弯腰行礼:“公子,小的昨日多有不敬,还请公子见谅。”
“只要你能努力办事,自是无妨。”魏关孙右手一摆,并不在意。
“公子,小的昨日遭罪,挨了四十军棍,受了这么重的伤,若是不能立功,多得赏,岂不是太亏了?”焦度得意洋洋,昂头挺胸,腰板笔直。
魏关孙巡视起来,抱着银子的察子们见到他,跟见到再生父母似的,个个满脸讨好,向他请安问好。
在打赏之前,察子们对魏关孙是将信将疑,打赏了,银子到手了,信誉立起来了,察子们的态度立时大变。
“你们今日所得,不过是开始,只要你们跟着我干,我保证,你们天天发财,发大财。”魏关孙抓住机会画饼。
这话,要是在打赏之前说,察子们不会太信,目今却是尽信不疑。
“公子万岁!”
“公子万岁!”
察子们齐声欢呼。
魏关孙很满意察子们的态度转变:“接下来,你们分头行动,去余杭县的各个村庄,如此行事……”
“谨遵公子吩咐。”察子们欣然领命。
魏关孙脸一肃,沉声道:“你们都听清了,必须要铁证如山,谁敢弄虚作假,不仅今日所得会被追回,以后再也不能跟着我发财了。”
“遵命。”察子们心中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