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完美通过考验
- 科技教父,从中科大少年班开始
- 赞美诗2号
- 2222字
- 2025-03-17 08:48:29
郑星海前世16岁考上北大,20岁大学毕业拿到耶鲁全额奖学金,前往攻读应用物理专业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先在耶鲁量子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方向以量子纠缠与量子态调控为主。
28岁那年,他成为耶鲁物理系教授,在量子力学方面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文。
进入新千年后,郑星海开始频繁跟国内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参与了多个国内重要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并有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他2010年后就已经萌生归国的念头,不过受到了各种羁绊,一直未能成行。
但一零年之后,他基本上每年有大半年都在国内工作。
进入20年代后,形势越发的恶化了,郑星海决意办理离职手续,回到祖国工作。
岂料,他在回美办理离职手续之时遭遇意外,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死……
一缕亡魂飘飘忽忽竟然穿越时空,回到了1977年。
他重生了。
重生到了10岁那年。
10岁的身躯里装着一个50多岁的灵魂,他的学识、经验都还在。
这样情况下,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按部就班去读完小学上初中,太耗费时间了!
他必须要走捷径。
只有如此,他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做出更多的贡献,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关键的:现在这段时间很重要啊!要想让积贫积弱的华夏发展速度加快,让国家变得更强大,那就必须得分秒必争!
对于知道历史发展走向的郑星海来说,有一个机会尤其重要:1977年下半年,在中科院的支持下,中科大正在筹备少年班,招收11到16岁的少年天才。
郑星海认为,自己必须得抓住这个机会。
中科大的少年班都是该校的心肝宝贝,很受重视。
上了这所大学,只要表现突出,就可以进实验室,接触正式的研究项目了
第一届中科大少年班的选拔是全国性的,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要想有机会入选,那自然是要搞出来一点动静的。
郑星海的父亲郑国梁是徐水镇高中的物理老师,郑星海抓住时机,不着痕迹地在父亲面前小小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天赋。
比如,解答最难的物理题,做完一份高中数学试卷而且全对。
儿子展现出来的天赋让郑国梁欣喜若狂。
郑星海这才有机会参加了之前举办的高考模拟考试。
那些考试题实在是太简单了点,对郑星海来说,没有什么挑战性。
考试已经结束七八天了,按理说,成绩该出来了吧?
多天来,郑星海在徐水镇高中这个小小的阅览室里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书。
他找到了一系列的华罗庚的数学专著以及几本物理学方面的论文集。
在一个乡村中学的阅览室能找到这些,已经很难得了。
郑星海这些天都在啃这些书,以便了解这个时代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研究状况。
当然,这些书对他来说也没什么难度。
阅览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父亲郑国梁带着一个穿一件灰咔叽中山装,上衣兜插了两根钢笔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郑星海心里一跳,他心想,终于有教育系统的人找过来了吗?
他便礼貌地站起身子微笑问好。
“这位是市教育局的郭叔叔,郭叔叔有些话想要和你谈谈。”父亲郑国梁一脸严肃地轻轻说道。
郭开福摆摆手,一脸轻松地说:“别那么正式,今天我就是过来见见我们的小天才。”
“星海啊,我这里有一套从京城搞过来的数学卷子,是人大附中前不久考过的。”
“你要不要答一下呢?”
郑星海心里明白,这位郭副局长是专门过来考察自己的。
毕竟,十岁的小孩子参加市里举行的高考模拟考试,竟然成绩接近满分,任谁都是不太相信的。
“好的,郭叔叔。”郑星海一口答应下来。
郭开福就拿出一份数学卷子。
这份卷子弥足珍贵,郭开福托了一些关系这才拿到手。
他今日就决定拿它来试一试郑星海的真实水平。
郑星海拿过卷子看了一眼,这卷子的确是比南河省的模拟卷子难了不少。
但对他来讲,还是小儿科。
郑星海就开始拿起钢笔答卷子。
郭开福特别准备了几张演草纸放在了郑星海的右手边。
他背着手站在郑星海的身后看。
开头几道题是代数运算方面以及三角函数的基础题,都是填空。
郑星海根本就不用去演算,脑子里直接就快速列出了算式,所以,5道填空题,他两分钟就搞定了。
郭开福有点儿动容。
唔!笔迹,对上了,没有问题,这孩子的行书真漂亮啊!
可是,这填空题也是需要一些计算量的吧?!
他怎么就没有演算直接填答案了
难不成这孩子见过这套卷子?
“国梁同志,你们学校考过人大附中的卷子吗?”郭开福问。
郑国梁摇头:“我们搞不来他们的卷子。”
郭开福说:“那你儿子的心算能力好强,需要列方程算式的填空,直接就出答案了。”
郑国梁说:“这孩子,数学方面确实有那么一点天赋。”
郑星海这时候已经开始计算后面的大题了。
第一道大题是一道需要用到换元法的方程题。
郑星海不到一分钟就直接把全部的步骤写出来,并得出了正确答案。
郭开福手里就攥着答案呢。
郑星海做一道,他就对一道的答案。
他发现,这孩子做的答案全对!
就连最后一道三角函数压轴题,都被他画了一张图给直接列步骤算式答出来了。
“啪、啪、啪!”
郭开福鼓起了掌。
“这孩子,太厉害了吧?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把非常难的一套数学题给做完了,关键是,解题思路步骤比给的答案要好不少,而且还全对啊!”
郭开福的脸上写满了惊叹。
郑国梁这会儿也长长松了口气。
他刚才还有点儿担心儿子拉垮呢。
儿子要是表现不佳,那他岂不是会被怀疑弄虚作假吗?
“孩子还小,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还请郭局长多多教导。”郑国梁说道。
郭开福摆摆手说:“绝对少见的天才!我还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孩子呢!”
“中科大正在招收第一届少年班学员呢,我回去和兰舟同志商量一下,把星海给推荐上去。如果能够入选,那咱们正州市老百姓脸上都有光嘛!”
郑国梁一听大喜,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嘛!
“那谢谢郭局长了。”
郭开福说:“别客气,那我就先走了,局里还有一摊事儿等着我呢。”
临走前,郭开福这才看了一眼郑星海摆在旁边的那本正在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