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宋昭上书
- 靖康:从逃跑将军到开国太祖
- 白澄祥
- 2159字
- 2025-03-31 07:30:05
东京城的酒楼中,秦桧已经认定童贯已经是冢中枯骨,但秦桧这下犯了难,他在这场大变局里该如何自处呢。
秦桧一时觉得有些口渴,给自己斟了一杯酒,随即自言自语起来:“如果真的是太学生开始挑事儿,万一童贯倒台了还好说,要是官家网开一面,童贯岂不是要找我的麻烦?但是即便堵住了太学生的嘴,我哪能堵住蔡京的嘴?”
秦桧深知,所谓的朝廷公议根本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大宋的天下归根结底是他赵官家的天下。
虽然他分析下来童贯是东京城的政治垃圾了,但是一切裁量都在官家,一旦官家心软,保住童贯,童贯必然再来清算太学生。
可是如果童贯真的倒台了,蔡京一党必然是风云再起,他如果不在太学生这边推波助澜,最终童贯倒台之后他也没法在蔡京面前博取功劳。
秦桧眼珠一动,有了!不如骑墙观望,推波助澜,童贯不倒,我就说自己无能管不住太学生,也不是大罪。如果童贯倒了,我还一样占一个京城清议之首的名声。
但是这还不够,秦桧还希望在这场政治风暴里获得更多的好处。
他已经在东京城钻营多年,还是入不了最顶层贵人们的法眼。他的妻子王氏虽然是名相之后,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宰执换了多少轮了。王氏的兄弟虽然有不少是个大官儿,但是和宰执的能量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否则如今他胸怀雄才大略的秦桧怎么还是一个太学的学正?
自认为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秦桧,竟然在这管着一帮太学生。大部分太学生都是无甚大才、眼高手低,平日里就想通过一些自以为是的“清议”来博取名声,一个一个犹如上蹿下跳的猢狲。
说来可笑,想当年他秦桧还是一个私塾先生,他就写下过“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的豪情壮语,但是没想到今天还是沦落为了猢狲王。“蛟龙潜渊,鳞爪暗藏;他日腾空,血雨漫江”,今日起我秦桧就要让东京城看看金鳞岂是池中物?!
刘光世这厮今天见面还称呼我秦公会之,今日自然是抬举我,但总有一天我秦会之宰执天下,官家与我共天下,定要叫天下的人都要称我为公!!
为今之计,关键还是刘延庆父子,这次回京的这两人将会是这次政治风暴收尾的落脚点。想到这里秦桧忍不住咋舌,自言自语起来:“啧啧啧,这刚回东京城的刘延庆父子,看来是要在接下来的局面里成了香饽饽了。”
不过虽然蔡京和永嘉郡王关系好,但是永嘉郡王是向太后的弟弟,郑居中因为郑皇后的关系也能和永嘉郡王扯上一些关系。刘延庆这个香饽饽说不准是要被王黼一派招揽的,尽管这层关系弱一些,但是郑居中所在的王黼一派、郓王一派要更强势,届时刘延庆要倒向哪一边还真不好说。
但是既然刘光世这厮看得起我,我倒是可以从他们父子身上下点功夫……
。。。。。。
还是六月初九,哼哈二将余深和薛昂从蔡京的府上离开,径直去找了他们选好的替死鬼,那位刚从江南提举茶盐公事转任左司郎中的宋昭,开始商量弹劾童贯的事。
宋昭对两位曾经位列宰执、如今依然占据一部尚书职位的大官儿的到来,还是有些意外的。
“两位尚书大人,蔡公相当真赞同下官的意见,而且竟然差了二位贵人来和我商议此事?”
余深点点头,开始和宋昭拉起了关系:“正是,宋郎中,蔡公相对你一直很是认可的。当年宋郎中得以升任江南提举盐香茶矾事,正是蔡公相看中了足下的能力才令人举荐了足下啊。”
这话当然是余深瞎扯的,但是说出来也无妨。
因为这个官职就是蔡京主导设置的,蔡京在盐茶专卖制度上是做了很大的改革的,如果仅仅从提升财政收入的目标来看,蔡京的改革是很成功的。
而正是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蔡京第三次拜相,顺带着把余深、薛昂扶上宰辅之位之后,正式推开了钞引茶盐法。从而在各路设置了这么一个提举盐香茶矾事的官职。
这个官儿是蔡京等人设置的,而宋昭走马上任的时间,也正是蔡京和哼哈二将主政的时间。余深这么说,宋昭完全无法证伪。而这么大个官儿当面来给你展示恩宠,但凡不是个二愣子,自然要把这个饼吃下来。
“原来如此,在下还要感谢蔡公相与二位大人的举荐之恩!”
余深双手抱拳,朝着右上方虚空晃了晃双拳:“公相大人说了,谈不上举荐之恩,实乃是宋郎中有才干。公相大人向来是唯才是举。就像童贯童枢密,能有今日之地位,也是以前仰赖公相大人的举荐罢了。宋郎中在左司还应大展拳脚,来日公相大人也可托门下侍郎白相公进一步举荐一番。”
宋昭虽然不是个大官儿,但是也是在官场沉浮有些年头了。这样两个贵人如此来示好,甚至还给画了进一步升迁的大饼,肯定是有大事要托他办的。
宋昭也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人,主动挑破了窗户纸:“下官实在诚惶诚恐,区区下官,无足轻重而已,不知道有什么功劳能够受蔡公相如此大恩?”
余深看宋昭是个明白人,也切入主题:“我等听闻宋郎中对此次伐辽大败,颇有见解?”
听到余深这图穷匕见的话,宋昭这才恍然大悟。蔡京一党这两天忙于宣扬伐辽大败的事,自然是要图谋东山再起,既然整体气氛已经铺垫好了,现在最缺的就是率先把矛头指向王黼和童贯的一个人。
宋昭明白,余深这是冲他来了,想让他做马前卒。不过宋昭并不在乎,因为就算他们不来找,宋昭也是要上书痛斥王黼和童贯的。如今既然蔡京愿意给他一些支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一来就上书的目的而言,与蔡京合作更可能扳倒王、童二人。二来自己肯定不会因为上书被杀头,但是免不了被贬斥京外,他日蔡京再上台,说不定能把自己给捞回来。毕竟自己还是需要有个一官半职才能施展自己的治国之策的。
想到这里,宋昭与余深对了一下眼神,赶紧起身作揖:“在下愿上书弹劾王黼、童贯二人!”